陶渊明归隐原因探析(2)

二、陶渊明归隐的主观原因 (一)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是一个洒脱、恬淡的人,性格悠闲,尤其是陶渊明自幼就非常喜爱大自然,在他的作品中也写到“少


二、陶渊明归隐的主观原因

(一)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是一个洒脱、恬淡的人,性格悠闲,尤其是陶渊明自幼就非常喜爱大自然,在他的作品中也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大多是源于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陶渊明小的时候家里就贫困,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只留下他和他的妹妹由母亲抚养,由于家里贫困所以农忙时他会和母亲一起在田里劳作,空闲时间就会在家里读书,闲暇之余也会欣赏山水之美,品味大自然的美丽和乐趣”。[4]他的这种热爱大自然的本性有一部分来源于从小的家庭环境影响。

他对山水大自然的喜爱在对田园赞美的诗歌中有很多生动的体现。他的很多作品描写的都是非常平淡,让人倍感亲切的山水。这些平淡、亲切的事物体现的正是内心里的一种认识和情感的流露。这也体现出陶渊明的本性就是喜爱大自然的。他在《归园田居》中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体现出在他进入仕途之后,心里想的仍然是家乡的生活,想念家乡里的每一件事物,他写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尤其是在他进入仕途后,发现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就会更加向往家乡的田园生活,现实越残酷,田园越美好,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是他归隐田园的主要原因。

(二)陶渊明的人格特点

陶渊明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的家庭条件以及他所接受的教养使他养成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淡薄名利的品格,他的这种品格使他不会像其他人一样阿谀奉承,也不会向世俗低头,但是他的这种性格却与当时东晋末年黑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甚至有很多的矛盾与冲突的地方。

《宋书·隐逸传》中写到陶渊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在任职的期间并不长,而且在做官的行为方式方面有一些是自己所不能承受和理解的。“在《宋传》中还写道“郡遣督邮至,吏史白应束带见之”。[5]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就辞官离去。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也不肯向世俗低头的性格早就已经注定他在官场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他早就想要辞官离开,回归田园生活。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还写到“闲静少言,淡泊名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他的自传中也可以看出他其实并不喜功名利禄,只希望自己能在田园里悠闲自得的过着平凡的日子读书生活,所以他最终选择归隐田园符合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所希望的生活。陶渊明这种刚正不阿、淡泊名利的品质是最终致使他走向归隐,不再踏入官场仕途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三)陶渊明接受的思想

陶渊明的外祖父家有很多的藏书,陶渊明所阅读的书籍基本上都来自于这些藏书,他学习到了《老子》、《庄子》等道家的思想,而且还学习了儒家的《六经》,陶渊明所学习的这些思想对于他的入仕与归隐的有影响很大。

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多的作品也都流露出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和入仕之心,他在《停云》中写到“八表同昏,平路伊阻”,从中体现了出了陶渊明对普通老百姓的关怀,以及他想要建功立业的想法。陶渊明在《荣木》中写道“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陶渊明的这个作品充分表达了陶渊明有很强的进取之心和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陶渊明的入仕之心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因为陶渊明有这种入仕之心,所以在他多次归隐田园之后,还是重新返回朝堂,他所接受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是导致陶渊明几次辞官后又重返朝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