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始研究了中国的桥梁工程学领域的风险评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应用风险评价进行实践并取得许多主要的桥梁工程理论实践的显著成绩
1、国外路桥风险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将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近年来,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风险也在不断变化,这给项目风险评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风险评估在核工业、环境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地铁工程和安全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01年3月,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联合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在地中海岛国马耳“Safety Risk And Reliability-Trends In Engineering”会议,与会代表提交了近200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促进了工程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表了一系列在学术论文领域的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如2007年Tarek Zayed等学者提出了一个风险指数R桥对桥的未知风险评估和分类的基础上,并分析和参数的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和基础,设计R的计算模型
2008年,W.A.Zatar等学者根据可靠性理论,构建了桥堤地震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了桥堤地震风险因素的排序表,为风险分析者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桥堤地震风险评价方法。
2009年Reynaldo M和其他学者在固定负载和现有高速公路桥梁动荷载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靠性理论计算桥梁结构的可靠性指标,并评价现有桥梁结构风险与目标可靠度比较。
2010年khan RA和其他学者通过扇形斜拉桥易损性分析风险概率分析的方法确定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失效概率,并通过一个斜拉桥的例子三跨双向对称、地震频度、延性系数、不确定因素的变异系数等因素对结构失效概率的影响 。
2013年Duygu Saydam等学者提出了桥梁工程生命周期的风险量化方法;建立风险因素的风险评价体系,可用于确定预期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利用马尔可夫模型来模拟条件恶化的风险因素在使用可靠性的方法和计算课程之间的桥梁结构过渡态;对桥梁的破坏部位的可能性;风险量化方法应用于威斯康星工程实例桥。
2013年Caitlyn Davis McDaniel和其他学者对许多桥梁坍塌事故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故障树建模分析桥梁安全风险的方法,并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视觉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时运用该方法对一段梁桥的进行风险分析。
基于以上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外对结构工程风险识别与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一些理论、宏观和根本,在实际操作中很少以具体结构为目标进行分析。
2、国内路桥风险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开始研究了中国的桥梁工程学领域的风险评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应用风险评价进行实践并取得许多主要的桥梁工程理论实践的显著成绩
2004年,中国的交换高速道路计划设计研究所得到了西方科学和技术的运输省的计划,并被批准了中国交换的高速公路计划设计研究所,“理论和方法的一生设计的桥梁工程学”。在桥梁工程学的生活周期中,可能会有各种活动的风险,以及损失桥梁工程学的寿命的增加。因此,作为项目小组研究的方向,对桥梁工程风险和风险损失估计的风险进行评价[10]。
同济大学土木博士阮欣在2018年把桥梁第一次引进了的建设事故的统计分析,确立了建立的风险的概率模型和桥的建设风险损失模型,以及桥的建设和书中保险数理模型。建立桥梁工程学的一些风险评估的例子[10]。
2010年,李清富教授主持《大型复杂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研究》已获批准。该研究项目对大型桥梁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大型桥梁施工风险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和预测的量化模型,根据桥梁建设及其风险程度的影响机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