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问题更是备受各位学者的青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度。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的学者也注意到了高技术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高技术产业更是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在对高技术产业的研究过程中,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问题更是备受各位学者的青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度,更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1、 国内研究现状

创新效率的高低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高技术产业来说是创新效率不足将导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缓慢,投入增多,增加国家的经济损失,抑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在目前认清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是相当迫切的。武星星,苗维亚(2006)对我国三资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一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身核心技术的企业较少[1]。王敏,辜胜(2015)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数据,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评价,分别从纵向维度(时间维度)及横向维度(行业维度)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的趋势和特征,得出各个行业在创新效率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部分行业还面临着产出远达不到投入预期的问题[2]。

当然,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足不仅仅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影响。曹萍,张剑,熊焰(2017)通过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采用2007-2014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安全的核心因素[3]。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产业政策也存在许多不同,所以各区域的创新效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柴华奇,宋德强,刘永振(2010)在原有的DEA模型上进行了改进,结合对抗交叉评价法对我国的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做出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总体而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创新实力较强的比较少,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较多 [4]。江可申,邹卉(2015)通过分析中国30个省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人和创新产出数据,发现东部创新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主要受益于资金收入差异率 [5]。白雪洁,李爽(2016)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了2010-2013年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四个效率(总体效率、时期效率、部门效率以及时期部门效率水平),通过对这四个效率的分析,得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差距明显[6]。

2、 国外研究现状

各区域的创新效率差异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RAAB等(2006)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美国50个州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州的相关产业对美国的经济绩效贡献较大,但有一些州的贡献相对较小[7]。对于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差异问题,有许多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利用各种研究方法阐述了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Gilbert等(2008)通过考察来自不同地区的127个企业,发现知识溢出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聚集程度与企业创新水平正相关[8]。

综上所述,高技术产业作为代表着一个国家知识储备和研发技术相结合的产业,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未来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成是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往往起到重要作用[9]。不同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