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供养方面。国外关于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的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1、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阅读整理国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虽然农村也有留守老人现象出现,但留守老人的老年生活并不会因为子女外出而产生较大的影响 ,他们主要通过较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来养老,如养老保险、政府补助金、退休金等 。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完善,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传统的单一的家庭养老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实情况 ,因此发展中国家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就较多。国外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供养方面。国外关于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的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学者萨娜(Sana)和梅西(Massey)支持这一观点,他们发现子女外出进城从业后,经济收入会有所提升,子女可以通过银行汇款等方式提高留守老人的经济条件,改善物质生活 。而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子女进城就业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条件产生负面影响。麦克瓦恩吉(Macwan .gi M.)等认为外出子女在城市中相较于其他劳动力竞争优势较弱,且城市的消费水平比农村高,经济收入提高不明显,同时外出子女长时间在外,会减少与家乡的人的联系,因而会降低对父母的供养意愿 。

(2)生活照料方面。国外学者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如瓦尔内特瑞(Vullnetari. J)和金(King R.)等西方大部分学者赞同的,认为子女外出使得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难以得到满足,子女外出拉大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子女对老人的照顾受到限制,当留守老人在家发生危急情况时,难以及时赶到提供生活照料,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质量大大降低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产生的影响不大,赞可瑞兹莫(Zachary Zimmer)通过对柬埔寨和泰国的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调查发现如果子女多,有至少一个子女在身边来照顾老人,加上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即使子女外出务工也会尽力履行照顾父母的义务 。

(3)精神慰藉方面。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具有负面影响。子女进城务工后,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及情感交流会大大减少,同时农村的娱乐项目相较于城市要少得多,海伦米提尔德(Helen B.Mitiades)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留守老人即使经济条件、物质生活得到的提升,但由于缺乏情感交流而并不感到幸福 。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农村大量年轻人进入城市打拼的现象,留守群体开始出现,所以我国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开始的比国外晚,且直到最近几年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国内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主要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慰藉方面展开。

(1)在经济供养方面,大部分学者肯定了子女进城就业对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经过研究发现,留守老人的经济条件相较于非留守老人有一定的改善 。但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丁志宏还指出子女外出务工因为谋生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收入具有不稳定性,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也会随之不稳定 。叶敬忠、贺聪志经过对五个劳动力流出大省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能力有所提高,但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的经济支持能力普遍较低,因此提高效果并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