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踩踏事故时,往往是由于大量人员的相互拥挤摩擦而导致人员之间的相互拥挤践踏,研究结果表明,人员的行进速度与人群的密度成正比。
1、校园踩踏国内外研究现状
校园踩踏事故普遍存在“秋季学期”和“星期一”现象。校园踩踏事故在季节上周期分布,秋冬季为校园踩踏事故的高发季节;另外,校园踩踏事故在周一周二的发生频率比之一周内的其他五天也相对较高[3]。此外,校园踩踏事故存在着以下特性:其一为突发性。校园踩踏事故的隐患往往一直存在,但事故真正发生只需要某些因素的诱发即可顷刻间爆发,并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其二为复杂性。校园踩踏事故的最终发生,往往是学生群体的心理因素、楼梯间设计不合理的物的因素、以及相应防范措施不合理的因素综合诱发。其三为群体性。校园中往往伴随着的是集中而巨大的人流,而人是诱发事故最大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也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特性[1]。
学生的逆行、打闹、推搡嬉戏以及下楼速度过快是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此外,校园内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也是校园踩踏事故的诱发原因之一。部分学校为落实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情况,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足,这也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4]。
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五个阶段。初始阶段:该阶段为人群聚集性灾害发生前的酝酿阶段,主要表现为一些敏感或重要性的目标性事件引发人们的自发性聚集行为的产生。扩大阶段:该阶段为人群在形成初始的聚集核心后进一步的规模扩大阶段。扰动阶段:随着人群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现场人群的密度也不断增加,当人群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人群中的内层个体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出于避险意识,这部分个体会主动寻求离开现场,但由于此时现场人群聚集过程仍在持续,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就会与后续聚集的人群发生对冲,而在对冲的过程中则会发生人群之间的信息交换,进而引发人群在行为上出现分异,使对冲行为加剧。规范阶段:随着人群对冲行为的加剧,会在活动现场形成局部高密度人群聚集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人群中的个体已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只能被迫随人群进行运动,同时有关目标事件有关的信息传播会逐渐消失,而伴随着人群的拥挤,人群中的一些脆弱性个体开始出现心理及行为上的异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等[5]。在这种心理及情绪的作用下,个体已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只能同人群的行为保持一致来获取安全感,人群的行为开始出现规范性,并产生群体性的压力,集群效应开始显现[6]。爆发阶段:对冲人群出现集群性规范效应后,人群中的个体已完全无法控制自身行为,无论个体是否仍能够保持一定的理性都将会被整个群体所胁裹而被迫在行为上与整个人群保持一致,在强大的人群拥挤压力下,一旦发生个别个体的跌倒、摔倒等,整个人群的压力便会瞬间作用在发生失稳的部位,形成大面积的踩踏,引发大规模的踩踏[7]。
2、人员疏散国内外研究现状
拥挤人群的安全逃生与4个因素有关:场所性能设计、人群通讯交流、拥挤管理以及人群行为特征等[9]。发生踩踏事故时,往往是由于大量人员的相互拥挤摩擦而导致人员之间的相互拥挤践踏,研究结果表明,人员的行进速度与人群的密度成正比,在同一栋建筑中,若人员密度过大,考虑到人员恐慌盲从等心理和建筑梯间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人员在出口处滞留的时间会大大加长,也导致疏散时间大大延长,进而增大群体事件发生的概率[10]。在人群自组织聚集所引发的踩踏事故中,群体中的人员大都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1]。人员无规则疏散过程中,倘若人员密度过大,将由于拥挤而无法前进。在人员密度变大的过程中,易出现群集现象,其表现特征分别为:成拱现象、异向群集、异质群集[12]。其中成拱现象表现为当人员从宽阔区间进入到狭窄区间时,除去正常从通道中间通过的人群,通道两侧往往会有人挤入进而影响主流人群的流动速度,人群密度过大时会造成拥堵而无法流动。这种有人群形成的拱由各个方向相互排挤的力组成,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当这种不稳定性崩塌,随即会发生群体拥堵踩踏事件。异向群集是指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在同一个检查路口相遇是发生的群集现象。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往往选择最利己的疏散路径进行疏散,来自各个方向的人群相互拥堵,人流过大时甚至发生对抗,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拥堵进而造成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异质群体是由于在发生突发事故时人们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标区域,而人的个体存在差异,个体的行进速度个生理因素不同往往导致达到目标区域的时间不同。行进速度明显低于群体疏散速度的群体成为异质群体。在这以群体的四周易出现人流漩涡,即速度较快的群体从两侧加速绕行,人员密度较大的情况下,中心人员易被两侧推挤或绊倒,进而发生群死群伤的踩踏事故。人员疏散的模型是建立各种疏散情境下的模型,这种方法旨在表现基于人群感知行为的定位和对不确定因素的动态变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