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哥特小说以其自身的独特性风靡一时,到了十九世纪也丝毫没有减弱。很多优秀的作家开始接触并在作品中融入了哥特风格,例如英国
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哥特小说以其自身的独特性风靡一时,到了十九世纪也丝毫没有减弱。很多优秀的作家开始接触并在作品中融入了哥特风格,例如英国伟大作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还有《雾都孤儿》。艾米莉《呼啸山庄》的哥特风格最为明显,鲜明的艺术手法使这部作品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呼啸山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使他们从了解认识并喜欢上哥特小说。艾米莉也因此成为英国的世纪小说家,《呼啸山庄》也被称为一部伟大的旷世奇作。下面主要从人物的哥特模式、环境和主题上的哥特色彩三方面来探讨艾米莉《呼啸山庄》的哥特式写作特点。
二、《呼啸山庄》中人物的哥特模式
《呼啸山庄》具有鲜明的哥特色彩,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具有哥特模式。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和女主人公凯瑟琳,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在整个文学史上都堪称经典。
(一)希思克利夫
希思克里夫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既可恨又让人心疼,他有着坚深的爱与恨、情与愁,爱得激烈,恨得刻骨。希思克里夫是街头的孤儿,老肖恩先生可怜他并把他带回呼啸山庄收养。他在呼啸山庄虽然深受老恩肖先生的喜爱,但是亨德雷认为希思克里夫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父爱。所以在老恩肖去世后,他对希思克里夫百般刁难,使希思克里夫过着奴仆的生活。但这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为他还有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亨德雷的妹妹凯瑟琳。他们共同遭受着来自亨德雷的折磨,在相依为命的苦日子里产生了爱情的火花。对于一无所有的希思克里夫来说,凯瑟琳就是他的全部,他爱她甚至超过了自己。所以在凯瑟琳背叛他选择嫁给林顿时,他选择离开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三年后变成富翁再次回到呼啸山庄,他的再次到来就是《呼啸山庄》这部小说高潮的开端。因为他带回来的是内心沸腾的仇恨,他要向所有折磨过他的人复仇。希思克里夫似乎算计着所有人,所有人都成为他复仇的工具,最终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都成为他的战利品。这些复仇无非是成功的,但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一丝快感。希思克里夫对凯瑟琳的爱太过于深刻,以至于在凯瑟琳因早产去世后,他的内心痛苦不堪。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应该属于他的凯瑟琳,最后因想念凯瑟琳不吃不喝而折磨死自己。有人把希思克里夫形容成一个魔鬼,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凯瑟琳造成的。他变得如此野蛮,变态和暴力,都可以归因于凯瑟琳一时错误的选择。
艾米莉笔下的《呼啸山庄》处处充满哥特特点,运用了哥特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塑造的希思克里夫是一个“魔鬼”一个“恶人”,这个恶人从出现到死亡都充满着神秘感,这种神秘感贯穿整部小说。例如希思克里夫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老肖恩明明有亲生儿子为什么喜欢他、他离开的三年都干了什么、又是如何变成一个富人的等等。这种贯穿全文的独特神秘感正是哥特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