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衣”部字与衣服的款式 中国古代的服装款式,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说文解字》衣部字中关于衣服的款式有很多,有单衣、长衣、外衣、短衣
(二)“衣”部字与衣服的款式
中国古代的服装款式,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说文解字》衣部字中关于衣服的款式有很多,有单衣、长衣、外衣、短衣、裙、裤、私服、衣领、衣襟、袍、还有给逝世的人穿的衣服。衣部字中的单衣如:“褋”字,徒叶切,南楚地方叫单衣作褋,从衣,牒声。“褧”,去颖切,单衣也,《诗》曰:“衣锦褧衣。”示反古。从衣,耿声。单衣亦作“禅衣”。形制略与袍同,衣袖宽大,因为它无里,称禅衣。汉魏以来,除平时在家穿著外,也可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里边衣服,穿在袍服里。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发现的服装中有绣罗单衣、绣绢单衣。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乃用正裁法制成,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穀禅衣,曲裾后垂交输。”长衣如:“衯”,抚文切,长衣的样子,从衣,分声。外衣如:“裱”。短衣如:“襡”市玉切,短衣也。从衣,蜀声。读若蜀。“襦”人朱切,短衣也。从衣,需声。裙如:“襜”,处占切,衣蔽前。从衣,詹声。“袥”他各切,衣阶。从衣,石声。“祄”胡介切,袥也,从衣,介声。裤如:“褰”去虔切,绔也。从衣,寒省声。《春秋传》曰:“徽褰与襦。”私服:“亵”私列切,私服。从衣,执声。《诗》曰:“是亵袢也。”衣领如:“襋”己力切,衣领也。从衣,棘声。《诗》曰:“要之襋之。”“襮”蒲沃切,黼领也。从衣,暴声。《诗》曰:“素衣朱襮。”《说文解字》中表示衣襟的字有很多,有的是衣襟的边缘,还有衣服的前襟。衣襟如:“衽”如甚切,衣衽也。从衣,壬声。“䘳”居音切,内外相交的衣襟。从衣,金声。“衭”甫无切,衣服的前襟。从衣,夫声。袍如:“袍”薄褒切,有夹层、中装棉絮的长衣。从衣,包声。《论语》曰:“衣弊缊袍。”“襺”古典切,袍衣也。从衣,茧声。以絮曰茧,以缊曰袍。《春秋传》曰:“盛夏重襺。”给逝去的人穿的衣服如:“禭”徐醉切,衣死人也。从衣,遂声。《春秋传》曰:“楚使公亲禭。”“裞”输芮切,赠终者衣被曰裞。从衣,兑声。
汉代除深衣、袍、禅衣等上下连体的服装外,另有衫、褥两式短衣,男子穿的较为普遍。先秦禅衣叫单衣,短式称中单,秦代中单又称为衫,为贴身的内服。《中华古今注》载:“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褥是比袍短的衣式。《急就篇》载:“长衣曰袍,下至足咐。短衣曰褥,自膝以上。”先秦时褥也为内服,汉代渐作为外服穿用。褥多为里加絮,无衬里则称为单褥。贵族男子一般和下裙配穿,而庶民百姓上褥下裤为多。
(三)“衣”部字与衣服的材质
古代衣服的材质有丝、锦、素、缬、蜀锦、罗、绮、绫、纱、绢、帛、纨、缟、布等材质。古代的丝是指蚕丝,丝织品。锦是指三种颜色以上,用彩色丝线织成图案花纹的织品,常用以缘边。素是指白色生娟。纱亦作“沙”,历代织品之一。绸亦称茧绸。帛是丝织品的总称。绵是指丝绵,中国很早用来絮衣。纨是细致光洁的绢。缟是细白的生绢。上古布仅指麻、葛。《说文》中表示衣服材质的字有:“袄”、“袍”、“襺”、“褧”、“裘”、“蓑”、“襌”、“褋”、“褐”等9个字。如“袍”薄褒切,襺也。从衣,包声。《论语》曰:“衣弊缊袍。”袍是指有夹层、中装棉絮的长袍。“襺”古典切,袍衣也。从衣,茧声。以絮曰襺,以缊曰袍。《春秋传》曰:“盛夏重襺。”襺是指丝绵长袍。“褧”去颖切,《诗》曰:“衣绵褧衣。”示反古。从衣,耿声。褧是指用麻纱做的单罩衣。“蓑”从衣象形,指在雨天穿的雨衣。“襌”从衣单声,指单层的衣服。“褋”也是指单衣。而《说文解字》的衣部字反映出的衣服材质主要有丝绸、兽皮、葛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衣服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