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中的人生观分析

通过分析电影《活着》中主要人物的不同的人生观,再通过与小说所表达的人生观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电影《活着》中的人生观充满着丰富的特殊性和时代性。


摘要: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该电影以“为活着不断挣扎奋斗”为主题,谱写了一曲平凡的主人公福贵“活着”的悲歌,并向人们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本文通过对电影中演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活着”的现象进行分析,体会主要人物所处时代的不同的人生观,然后从故事情节,叙述角度和主题分析三个方面比较电影和小说所表达人生观的不同,由此引发人们对电影中人生观的时代性和特殊性的思考。

关键词:张艺谋;《活着》;人物形象;人生观;意义

Analysis of Outlook on Life in the Movie Being Alive

Abstract: The film being alive is Zhang Yimou adapted from Yuhua's novel. The theme of this film is "to live constantly struggle", compose a rich and extraordinary hero "being alive" Elegy, and convey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ovie actor shaped by the characters in the image of "living" phenomenon,and the time experienc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outlook on life, and then from the plot, narrative Angl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me those three aspects to compare how different movies and novels express the outlook on life, which led to the outlook on life in the movie of contemporaneity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thinking.

Key Words: Zhang Yimou;Being Alive; Characters; Outlook on Life ; Meaning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电影《活着》中不同的人生观 2

(一)“福贵式”地活着 2

(二)“家珍式”地活着 3

(三)“春生式”地活着 4

二、《活着》电影版和小说版不同的人生观 5

(一)故事情节 5

(二)叙事角度 6

(三)主题表达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电影《活着》中的人生观分析

前言

区别于小说《活着》,在电影《活着》中,张艺谋通过对底层小人物形象的刻画来体现一种精神追求,以电影的形式向广大观众传递了一种跨时代的人生观。什么是人生观呢?顾名思义,它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基本观点。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某一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在影片中,张艺谋通过展现不同人物的“活着”的状态来表达不同的人生观,并且用他一贯的现实主义的手法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活着就有希望”的人生态度。本文将《活着》电影版和小说版进行比较,体会二者不同的人生观,由此告诉我们不管生活中经历多少次死亡的摧残,都要选择坚强地活着,因为活着才会充满希望。这种人生观给予当代人的不仅是对“生”的思考,而且是对“死”的感悟。

一、电影《活着》中不同的人生观

电影《活着》呈现了战乱逐渐消失的四十年代,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思想冲击的六十年代。在不同的年代里,活着最痛苦的就是像福贵,家珍、春生等这样的底层人民,他们隐忍,他们挣扎,他们逃避,他们以不同的活着姿态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

(一)“福贵式”地活着

“电影为我们描绘的生活在苦难时代的人的生活态度的一个典型,那就是福贵。”[1]福贵是一名普通的人民大众里的一员,残酷的命运让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他就只是一味的追求“活着”。其间不乏有苦中作乐的成分,但同时也体现了他坚忍的意志。

福贵开始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沉迷赌博,输光财产,气死老父;然而福贵又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惧怕死亡的老百姓形象,他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踩着亲人的尸体一步一步地活了下来。在那个被无知摧残的年代,“死”仿佛是唯一能宣判自己是正确的有力证据。就算是这样,福贵宁愿错误地活着。“福贵这样类似于美国老黑奴式的底层人物”[2]最后发展成了一位努力生活的小人物形象。生活是悲惨的,但在影片的结尾福贵还在微笑着,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活着才能看到生命的希望,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