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七百年后,也就是到了汉代,曾经属于赵国的领地都处于汉代的“冀州”境内,而这部分地域也基本上和现代晋语区相吻合。故,西汉末年的扬雄在其
大约七百年后,也就是到了汉代,曾经属于赵国的领地都处于汉代的“冀州”境内,而这部分地域也基本上和现代晋语区相吻合。故,西汉末年的扬雄在其所著《方言》里认为“现代晋语的祖语即为赵语”。
汉代灭亡以后,出现了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长期动乱,在这一时期,人口流动较快,中国出现民族大融合,很多方言消亡,但是古晋语仍顽强生存着,这和其复杂封闭的地理环境又不无关系。
宋朝灭亡后,金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由于晋语区地理环境的封闭,战略上不占据主要地位,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相对封闭,所以,受金元文化语言影响较小,从而保留了独特的古汉语特点。
(三)方言概况
晋语区东起太行山,西至贺兰山,北到阴山,南临黄河汾渭河谷,是北方方言里唯一的一个非官话方言区,使用人口六千三百多万。晋语是具有独立性的,晋语区内部方言真所谓“十里不同音”,笔者作为生活在晋语区的人,深有体会。对于“圪”头词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邢向东认为单纯“圪”头词是上古复辅音的遗留,派生圪头词是由单纯圪头词类推产生的。白云则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来解释其成因,内因是单音节的复音化,外因是晋语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
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拥有那样复杂的历史背景,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语,而作为晋语的最大特色之一,附加式形态构词“圪”头词,也和这样的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圪”头词的研究现状与结构分析
(一)研究现状
晋语方言的一大特色即是具有丰富的“圪”头词,当然,对这一极具特色的现象,晋语研究者必然会对其予以特别的重视和关注,例如:侯精一提出的晋语五大特点中即提到了前缀“圪”,然后又在《晋语研究十题》中,将其单独列为一题进行详细而深入的阐释。温端政把表音词缀“圪”列为晋语三大类别之一。李如龙也在《晋语读书札记》中提出“圪”头词为晋语一大特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宏观方面有《晋语圪头词流变论》,微观上有《山西方言“圪”头词的结构类型》、《山西文水话“圪”字小集》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读音和用字:暂无专门文章论述,只在整体论述圪头词时略有涉及。
性质界定:实语素、虚语素和非语素。
结构类型:基本“圪A”式、重叠式、附加式、四字格成语。
语法意义:缺乏专门论述,可以概述为表小的物体、表示细小亲切的感情色彩、临摹形象和稍微等义。
语法功能:构词和构形,但是尚无定论。
形成原因:上古音遗留、词汇复音化、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研究也不深刻。
分布:晋语区内部分布尚无专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