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和陶咏贫士》与陶诗在原作内容的异同 《咏贫士》这一组诗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作品,不管是从感慨人生的角度或者是深度来看,都是陶诗中
一、苏轼《和陶咏贫士》与陶诗在原作内容的异同
《咏贫士》这一组诗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作品,不管是从感慨人生的角度或者是深度来看,都是陶诗中非常有分量的作品。王瑶认为:“七首中第一首叙述贫士的高洁与孤独,第二首叙述自己的贫苦窘状与怀抱,概述道‘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以下五首便承此分咏古代著名贫士的行迹品德,而借以抒情述怀。第七首最后两句结以‘谁云固穷难,邈在此前修’总结本诗,也总括以上各篇要旨。可知道以上七首是一时之作。”王瑶所论一方面揭示了此组诗的构思背景,另一方面揭示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联[3]。
与陶渊明此组诗相比,苏轼这组诗:
1.也是写在一时,题序如是而写:“余迁惠州一年,衣食渐窘,重九伊迩,樽俎萧然,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以寄许下、高安、宜兴诸子侄,并令过同作。”由此可以看出,本组诗作于一时,并且有明确的创作目的,即:怎样理解陶渊明的贫?怎样在贫困中感悟人生?
2.如果说陶渊明的这组诗首先按照一定的思路然后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对贫士的深刻反思的话,那么苏轼的这组诗便是通过这些不同的方面对陶诗所谓的“贫”展开反思,从而表现出与陶渊明的不同。
3.苏轼的这组诗在结构布局上与陶大体相同,只不过苏轼在陶的基础上又作了如下调整:
即第一首诗谈论的是创作的由来和背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首便从不同的角度评论陶渊明所说的“贫”。苏轼的主要观点是陶渊明有贫的地方同时也有不贫的地方。第六首回归到自己的现实情景,通过当下的现实来体味陶渊明的贫与不贫,并进一步探索领悟自己对人生的困惑。第七首玩味自己的贫与不贫,以示子侄。以下我便会一一来分述:
第一首诗在本组诗中的价值和地位和陶渊明《读〈山海经〉》的第一首类似,苏轼从宏观的角度表明他所谈的“贫”是建立在什么意义之上的。苏轼在诗的开始便以“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铺成背景使得对陶的“贫”的思考变得凝重。在后面的四句“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青天无今古,谁知织鸟飞”对应展开,在苏轼看来从古至今,世界变化无穷,唯一不变的是真诚。所谓“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表明苏轼要以真诚感悟天地,因此也认为自己此次的行为是真诚的行为。诗至此一转,指出他对陶诗的眷顾如同残月对长庚,是一种贴己的真诚,故苏轼云:“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另外,“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此处的“俗子”指的是苏轼自己,“斯人饥”指陶渊明的贫困,综上所述苏轼对陶渊明的贫的思索持有一种旷世心态。
第二首诗中苏轼认为陶渊明的不贫是因为他有明确的进退观。在苏轼看来,无论进退,贫穷富贵的价值在于内在理想,因此他举了夷、齐兄弟和商山四皓两类隐士的例子,由此说明夷、齐与四皓的的是非不是因为他们的进退,而在于他们以什么而进退,夷、齐之退有高德故高,四皓不能以道而进,不能忘却世俗之毁誉,故不高。在论述了以上两类人之后,苏轼才推出陶渊明进退的三个特点:(1)“弦歌本诚言”,即情顺理想,真诚出仕。(2)“不乐乃径归”,即情顺性情,真诚而退。(3)“视世羞独贤”,即忠信,《论语》中儒家所谓的天下无道,以贵为耻。
第三首诗中,苏轼以为陶不贫在于陶渊明心闲手适,得张琴之态。至于为什么有张琴之态即不贫,苏轼主要讲了两点,一、“心闲手自适”,即自我能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二、“寄此无穷音”,即苏轼指出陶渊明的无弦琴可以沟通天人,让一切由被动变主动并重新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