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研究评述8 1.5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流程框架8 1.5.1研究内容8 1.5.2研究流程框架9 第二章:文献综述10 2.1产学研合作概述10 2.2知识概述10 2.2.1知识的含
1.4.3 研究评述 8
1.5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流程框架 8
1.5.1研究内容 8
1.5.2研究流程框架 9
第二章:文献综述 10
2.1产学研合作概述 10
2.2知识概述 10
2.2.1知识的含义与特性 10
2.2.2知识的分类 11
2.3知识转移文献概述 12
2.3.1知识转移的含义 12
2.3.2知识转移的过程 12
2.4本章小结 12
第三章: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13
3.1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分析 13
3.1.1 Gilbert & Cordey-Hayes知识转移五阶段过程模式 13
3.1.2 Szulanski的组织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13
3.1.3 Garavellia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14
3.2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阶段过程 14
3.2.1准备阶段分析 15
3.2.2传递阶段分析 15
3.2.3整合阶段分析 16
3.3相关概念的界定 17
3.3.1知识转移概念的界定 17
3.3.2知识转移过程机理概念的界定 17
3.4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机理概念示意图的建立 18
3.4.1机理过程的特征概述 18
3.4.2知识转移机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19
3.5本章小结 20
第四章:研究的模型与假设 20
4.1研究模型的构建 20
4.2研究假设的提出 20
4.2.1因变量------知识转移效果 21
4.2.2自变量------知识自身特征影响因素 21
4.2.3自变量------转移方影响因素 21
4.2.4自变量------接收方影响因素 22
4.2.5自变量------主体间影响因素 22
4.2.6自变量------知识转移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23
4.3研究假设小结 24
4.4本章小结 24
第五章: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25
5.1研究设计 25
5.1.1调查问卷的设计 25
5.1.2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25
5.2研究方法 25
5.2.1文献查阅法 25
5.2.2问卷调查法 25
5.2.3因素分析法 25
5.3数据统计与分析 26
5.3.1描述性统计分析 26
5.3.2效度分析 27
5.3.3信度分析 27
5.3.4变量因素分析 28
5.3.5回归分析 36
5.4本章小结 40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40
6.1研究结论与启示 40
6.1.1研究结论 40
6.1.2结果总结 41
6.1.3研究启示 42
6.2促进和完善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建议 42
6.2.1加大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力度 42
6.2.2加快不同地方进行产学研合作差别化发展 42
6.2.3加强各方之间的协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43
6.2.4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 43
6.3本章小结 43
研究展望 44
致谢 45
主要参考文献 46
附录 49
第一章: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向前发展,我们的国家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知识资源始终是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核心资源,它可以包括:技术、人工智能、设备、人员素质等。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的来源和获取可以说是十分的广泛和便捷,但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合作各方的选择以及分享途径和渠道建立,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在慢慢到来,在当今社会中某个行业或部门如果想要持续的发展生存下去,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空间范围内是不够的,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寻求与各方的合作成为了许多行业的选择。对于产学研合作来说,合作主体主要是: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尽管我国产学研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也正在慢慢功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不少产学研合作的效率不高,对于知识的学习吸收和转化不够充分,从而没有达到理想的合作共赢状态,怎样能够提高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效率,并且能够根据现状建立相应的转移机制,这一点也成为了合作主体各方的一大难点,也是加快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发展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