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3)

土源性线虫的防治规划离不开政府的重视。财政支持、部门配合,落实“改水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是实现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重要举措。开展健


土源性线虫的防治规划离不开政府的重视。财政支持、部门配合,落实“改水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是实现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重要举措。开展健康教育,对不同的土源性线虫的生活史,感染途径向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积极开展小讲课,这些都是对于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从根本上提高剧名的健康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提高自身专业水准,从根本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降低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而言也有着重要作用。[13]

考虑杭州市土源性寄生虫分布的规律性,本研究旨在描述2009年至2015年监测结果中各虫种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比较差异,其次,描述2009年至2015年的杭州地区对应监测年的土源性线虫地区分布状况,最后,对监测结果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病人进行特征分析,分析感染者的人群分布,对易感人群进行防护与健康教育,做出相应针对性的预防和消除策略。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监测点和监测对象

根据《浙江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技术方案》实施细则开展此项人体寄生虫调查,对杭州市各区县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按地区抽取一个调查点。以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杭州市常住人口(居住年限在五年及以上)的人群为主要调查对象。每个调查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一个片区再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一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2009年对杭州市的所有的13区县进行监测,对感染情况进行详细描述,由于城区和部分区县阳性率已经达到很低水平,且资金有限,此后于2011年至2015年按2009年显示的高流行地区监测,2011年监测地点为江干区,2012年为西湖区、桐庐市,2013年监测江干区、淳安县俩地,2014年与2015年监测地分别为临安市、富阳市与建德市、桐庐市、淳安县。

2.2 人群感染的监测过程

监测点随机抽取750人(用随机数字法抽取村民组,抽中的村民组中符合条件的居民全部登记在册),收集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查肠道蠕虫卵,一粪三检,计数虫卵并计算各虫种的感染率。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对检查到各种土源性线虫登记,分别计算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感染率。所有监测数据由杭州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人员监测收集提供。

2.3调查质量控制

2.3.1调查前质量控制

在开始调查前,对所有的监测目的及意义各个项目做详细的说明,保证监测工作的正确进行,以减少调查过程中的信息偏倚。

2.3.2调查中质量控制

调查过程中基本信息采集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查和确认,包括个调查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记录,对采取的粪便样本当即进行虫卵的检测,避免时间影响结果,对于粪便阳性者快速进行虫卵的数目测定。

2.3.3调查后质量控制

问卷录入及采用EpiData或Microsoft access2010建库录入,防止数据录入缺项和错误。

2.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输入和校对。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描述性分析:对性别、职业、年龄等分类变量用频数与构成比表示,对感染率用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采用卡方检验。对2009年监测地土源性线虫感染水平及2009年后的感染水平进行对比,对比2009年寄生虫病大调查前后采取措施后各地的感染水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