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无铅钎料各有优缺点,但综合对比发现,Sn-Zn材料成本低,力学性能优良,Zn元素无毒,储量丰富
无铅钎料是以Sn为基体,添加Ag、Cu、Sb、In等其他合金元素,并将Pb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wt.%以下,主要用于电子组装的软钎料合金[4]。目前来说Sn-Ag、Sn-Cu、Sn-Zn、Sn-In、Sn-Bi等钎料系较为多见,其中比较具有发展潜力的是Sn-Ag钎料,Sn-Cu钎料,Sn-Zn钎料,但他们都各有利弊,Sn-Ag钎料、Sn-Cu钎料的熔点都比较高,很多元器件的耐热性达不到,而Sn-Zn钎料虽然熔点较低,但润湿性能达不到要求。钎料的应用广泛,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使用需要,对无铅钎料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无铅钎料有着严格的性能要求。首先,不能走Sn-Pb的老路,新的钎料必须无毒、无公害;另外,为了满足需求,材料需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在性能上最好与Sn-Pb钎料的熔点接近,以便与现有的设备与工艺匹配;有较好的润湿性;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此出发,为了找到能彻底替代传统有铅钎料,满足市场使用,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铅钎料,学者们对几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钎料系做了大量研究。
1、Sn-Ag系钎料
Sn-Ag系钎料的共晶成分主要是96.5Sn-3.5Ag,共晶温度为221℃,微观组织由树枝状的β-Sn和弥散分布有Ag3Sn金属化合物的β-Sn基体组成[5]。通过研究Sn-Ag系钎料的物理性质我们发现,相较于传统的Sn-Pb钎料来说,Sn-Ag系钎料的导电性能好,但同时它的密度小,材料消耗多;熔点偏高,在焊接之后,接头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它在力学性能方面,比较具有优势的是良好的杨氏模量和剪切强度,不过其延伸率[6]却不高。此外,Sn-Ag系钎料的润湿性能也不佳,这导致了它在无铅钎料的焊接领域的使用受到限制,其散热性,导热性等方面的限制,也削弱了它成为传统有铅钎料的替代产品的优势。
2、Sn-Cu系钎料
Sn-Cu系钎料与其他二元无铅钎料相比,在成本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其主要共晶成分是99.3Sn-0.7Cu,共晶温度为227℃(因为熔点偏高,使用起来困难),微观形貌为Cu形成颗粒状或者棒状Cu6Sn金属化合物弥散分布在树枝状β-Sn基体中。Sn-Cu钎料在钎焊中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从焊点力学性能上看,它的延展性与抗疲劳性能都优于其他钎料,但是也与Sn-Zn等钎料存在类似的润湿性能不佳的问题,与Sn-Pb钎料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研究表明,含Sn量较高的Sn-Cu钎料很有可能会诱发晶须生长和灰锡转变。
3、Sn-In系钎料
Sn-In的共晶成分为Sn-52In,共晶温度为117℃,是低熔点共晶合金,由富In的伪体心四方结构β相与富Sn的六方结构γ相两相组成[7]。这种钎料最大的优势便是熔点较低,但是相较于传统Sn-Pb材料,强度低,且蠕变性能不佳[8,9],同时由于In的易氧化,生产较为困难,且In资源少,成本高,所以使用范围不大。
4、Sn-Bi系钎料
Sn-Bi钎料的共晶成分是Sn-58Bi,由于Bi的熔点为271℃,是种低熔点合金,Bi的添加降低了钎料的熔点,Sn-Bi的熔点仅为139℃,使得Sn-Bi在较低温度的钎焊封装中有较大的优势。同时,由于Bi的添加,还降低了钎料的表面张力,提高了材料的润湿性能。但是Bi的资源十分有限,润湿性也会受到杂质的影响,同时,在对Sn-Bi的使用中也存在强度低,焊点易脱落的问题[10],所以关于Sn-Bi系钎料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Sn-Zn系钎料
Sn-Zn二元合金的共晶温度为198℃,主要由β-Sn以及富Zn相两相组成其基体组织。Sn-Zn钎料的熔点在目前是与传统有铅钎料最为接近的。钎料的熔点需要与现有的焊接设备与焊接工艺进行匹配,才能实现它的应用推广,而传统的Sn-Pb钎料使用时间久,其发展已经较为完善,而Sn-Pb被禁用后,它的替代品若是熔点接近于传统的有铅钎料,便意味着这些已有的焊接设备能够直接应用于有铅钎料的焊接中。Sn-Zn钎料焊点的力学性能要远远高出Sn-Pb钎料(超过50%),并且Sn-Zn钎料成本低廉,锌元素无毒,储量极为丰富,供应充足,因此Sn-Zn系钎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1,12]。但由于Zn的存在,该系列的钎料润湿性不佳[13]、且易氧化,所以难以在电子元器件钎焊中得到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