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信息查询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德国和日本的铁路运输服务系统是建设得相对比较早的,无论是从业务处理还是从服务水平上来说,它们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1、国内现状

中国科技的发展日益提升,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对于计算机和无线通讯技术发展得更是迅速,就拿铁路这个庞大的系统而言,它的时间会因为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改变,铁路的运营方式以及其系统中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步趋向智能化。毫不夸张的说,这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标志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个国家都在把铁路运输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以便于构成一个综合的铁路自动化系统。近几年,世界各国的铁路现代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就在这方面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不管是列车管理人员还是乘客需要查巡列车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来进行的,这个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相关数据的存储、更新以及相关台帐的统计,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列车的行程进行修改,这此在整个系统中一般是由专门的管理员来操作,这一操作虽然不是全智能化,但是相比过去全靠人员进行手工处理的方式要方便得多,之前的处理方法数据更新后不能及时将过去的数据覆盖掉,会出现延迟更新的情况。所以,让列车信息查询系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及有价值和必要的。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广泛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并且在铁路信息化建设方面收获颇丰,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铁道部门逐渐建设了PMIS、TMIS、DMIS、ATIS等有关系统。一些铁路局、区段也根据它们实际工作的需要,开发出了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预订系统和售票处一般将列车分成了三种类型,分别为直通列车、路局管内列车和分局管内列车,也根据这三种列车有了相对应的票务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数据的来源是前台售票情况、网络售票情况、以及各网点人工售票的情况等。而人们通常看到的列车时间表,通知乘客列车是否晚点以及是否能准时到达所定站,就是通过车次号自动校正系统来完成的,它能自动采集调度区间内的各种列车信息,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形成列车运行图,根据运行图推算出列车的动态,然后再将这些信息传达出来,通知列车是否晚点以及晚点的时间。让乘客在候车过程中有充分的准备以及为铁路部门服务提升好感。而客运管理信息系统(ATIS)就是预订系统(PMIS)和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DMIS)两个系统的综合体,这也代表了铁路客运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为止,我国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三种模式,它们分别是:分立系统、部分集成和车站级的综合管理平台[1]。下面来对它们进行一一的概述,分立系统模式就是列车到站和发车时发布的通告、车站内的广播系统、导乘系统、车站的时钟、乘客询问等等都是单独运行的系统,它们没有关联性。然而部分集成模式是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部分集合所组成的系统,是部分系统单独建造的模式[2]。按照常规道理说,把网络服务器通过列车的到站及发车通知显示到主机里,通过这样的方式旅客们通过显示屏幕、广播,导乘等相关系统获取到有关的行车信息,而所有的时钟系统以及监控设备都是独立的。就综合管理平台模式来说,顾名思义,把所有的东西都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也就是把列车的到站及发车通知、站内的广播系统、导乘系统、电视屏幕监控等等的系统在建立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必须得设置了一个总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以用来实现信息的互通以及体系联动。到目前为止,客货混运的铁路绝大多数车站的客运服务信息体系都采用“部分集成模式”和“分立系统模式”,近几年来,车站综合管理平台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国内新建车站或改建车站的客运服务信息系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