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与精调国内外研究现状(2)

值得注意的是,TGV经常打破高速列车运行的时速记录,1972年就可以达到318公里的时速,1980年试验时速达到380公里,1990年试验时速达到515公里。 TGV不仅服


值得注意的是,TGV经常打破高速列车运行的时速记录,1972年就可以达到318公里的时速,1980年试验时速达到380公里,1990年试验时速达到515公里。

TGV不仅服务于法国的客运,同时也作为法国技术出口的资本,包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都曾引进过法国的TGV技术,并运用在自己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中。2004年,我国也向法国阿尔斯通引进TGV技术,北车长春负责对其自主创新,是CRH5型的初始原型。

(3)德国

德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陆续开通运营。目前,ICE(总里程1000多公里),时速可达300公里可以抵达德国多数城市,包括首都柏林、第二大城市汉堡、第三大城市慕尼黑、第四大城市科隆、第五大城市法兰克福等。

德国ICE由于轮轨和磁悬浮的技术取舍,高铁发展停滞了许多年,一方面由于磁悬浮的固有优势(因为其没有轮轨间的摩擦,可以达到极高的速度),另一方面轮轨系统的造价相比磁悬浮要低得多,同时也能与既有线路连接的优势。最终德国的铁路部门还是舍弃了磁悬浮的方案,采用高速轮轨的方式来设计建设ICE。之前法国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在商业运营中的成功,也坚定了德国铁路部门发展高速轮轨列车的决心。

尽管德国的高铁发展起步比日法晚,但是其有着独特的技术。例如从ICE3系列开始,高铁运行的人均能源消耗就比汽车和飞机低得多。虽然德国有发达的民航和公路体系,但是还是大力发展投资建设高铁。它先进的动力分布牵引(所有设备位于车底),可以容纳更多座位,这在我国引进改进的CRH3系列中,也得到了体现。

(4)中国

对于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情况,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将建设高速铁路上升到了战略高度,对于高速铁路设计建造,管理理论等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我国通过引进加拿大、日本、法德等国家的高速铁路技术,自主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了CRH系列高速列车。

CRH系列作为我国高速客运铁路的象征,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是在2007年,原中国铁道部对CRH动车组建立的品牌名称和划定的时速等级,它被推为中国新一代的高速客运列车,最后被命名为中国高速列车。

CRH一般被分为三个级类:

(1)D字头系列,包括CRH1型(时速在200公里每小时),CRH2包括A,B,E型(时速200公里每小时),CRH6(时速200公里每小时)。

(2)时速兼用型,包括CRH2G高寒型(用于兰新快铁和哈大高铁,时速一般在200~250公里每小时),CRH3型(根据不同需求,时速在160~250公里每小时之间),CRH5型(250公里每小时)。

(3)G字头系列,包括CRH2C型(用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客运专线,郑西高铁等,时速高于300公里每小时),CRH3C型,CRH380型,CR型(复兴号)

CRH系列介绍

CRH1型,由青岛四方与加拿大庞巴迪合作,通过引进了瑞典(庞巴迪提供)的RC型列车。在2007年最早开始运营的时候,采用的是1A型列车,运营速度为200km/h,采用5M3T的编组方式。之后为了提高单次的客运量,又采用了B型16节大编组动车组采用10M6T,最高运营速度为250km/h。

CRH2型,以日本新干线的E2-1000型车组为基础,由南车四方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4M4T的编组方式,最高营运时速为250公里。2004年向日本订购,一部分在日本完成建造,绝大部分由南车四方引进技术,自行开发建造组装,于2007年底全部交付,运行于京沪,京广,胶济等线路上。

CRH3型,它是由北车唐山和德国西门子合作,将德国西门子ICE3型作为样车原型整体引进。它拥有动力分散牵引技术(绝大部分设备位于车底),可以容纳更多座位。因为采用的是德国的低轴重车型,与其他车型相比它对于轨道结构的破坏相对较小,从而使得轨道结构更能保持自己的几何形位,减小了维修量,编组形式为4M4T,最高营运速度330公里/小时。先后运用于京津城际高铁(2008年),武广客运专线(200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