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民数量逐年增长,人肉搜索的应用日益广泛,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使用并参与其中,特别是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人
在当下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民数量逐年增长,人肉搜索的应用日益广泛,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使用并参与其中,特别是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人肉搜索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二)人肉搜索的作用
人肉搜索能够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迅速普及推广应用,原因之一在于其产生的社会作用巨大,能够快速帮助发起者解决问题,但这些作用不仅是正面的,更有一些负面消极的效应。
1.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
(1)提升网民的知情权,维护言论自由
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渠道知悉、获取相关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网络生活中。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5.8%。 参与人肉搜索的网民数量众多,使人肉搜索拥有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库,人肉搜索的发起者在网上往往一呼百应,单个网民的私人问题可以从不同年龄背景等级的人群中获得帮助,虽然获取的信息较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可信度大为降低,但内容更加全面具体。
此外,人肉搜索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开放化和自主化的,只要网民通过简单的注册步骤成为社区成员,便可以不受限制随时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当人们通过正规官方的获知信息的渠道受阻时,人们就会通过人肉搜索这种“人碰人”、“人问人”的方式寻求真相,由各个网民的“爆料”梳理出整个事件的完整详细的细节,更有热心网友将信息归纳整合便于阅读,围观群众则对信息进行大规模转发,更加扩大了事件的影响。 由此,人肉搜索成了主流媒体之外的人们获知事件真相的另一途径,在提升公民知情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各类网民畅所欲言发布信息的过程也充分反映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2)形成舆论监督
“陕西表哥杨达才案件”就体现了人肉搜索形成的舆论监督的威力。2013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发生了一起特大车祸,然而车祸现场有一名官员竟然面带微笑。经网友调查,该官员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网友发现,这位“微笑局长”手表价值不菲,后来经调查“表哥全身都是宝”,眼镜、手镯、皮带等物品都是动辄好几万的名贵物品,舆论不断发酵,引起官方重视,纪委介入调查,随后杨达才因严重违纪被撤职。
在现实社会中,公民个人在社会监督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对于敏感性很强的事件, 更是鲜有话语权。网络以其匿名、公开的特点,为公民行使言论自由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平台,并且人肉搜索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往往会引起官方重视介入调查。一直以来,社会大众表达意见主要是通过主流媒体代为发声,而人肉搜索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对话的空间。传统的传媒监督是自上而下的,人们的意见受到主流媒体的影响和主导,意见内容的发布也受到主流媒体的限制;而人肉搜索形成的舆论监督是自下而上的,是原始的公众意见的集合,充分反映了民意,突出了个人的主体地位,深入推动了社会监督的发展进程。
2.人肉搜索的消极作用
(1)催生网络暴力,伤及无辜
人肉搜索距离网络暴力仅一步之遥,在人肉搜索中,每一个参与的网民都成为了手握权力的“制裁者”,认为自己在惩恶扬善。然而,目的正义不代表手段正义,一些网民为了让自己的言论博得更多的关注,在发表时使用极具煽动性的言辞,挑起民众的愤怒不满情绪,引发众多网民的集体炮轰,其中就夹杂着毫无根据的侮辱诽谤言论。更有甚者将这种冲动的情绪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事件的当事人或疑似当事人实行打击报复,威胁恐吓等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