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盈利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

2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现状 各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战略方法来保证他的盈利,这就意味着面对不同问题共享单车企业有着不同的盈利模式。


2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现状

各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战略方法来保证他的盈利,这就意味着面对不同问题共享单车企业有着不同的盈利模式。2014年戴威四人让第一个共享单车品牌ofo出现在北大校园,并于2016年让其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多家共享单车。这里介绍了四种盈利模式[3]。刚开始时盈利模式单一,依靠收取押金和租金为盈利,后来国家加强对共享单车企业收取的押金的监管,严禁将押金挪作他用。企业就要另寻他路,探索新盈利模式。这时众多投资者看好共享单车行业,愿意注入资本,共享单车企业在接受资本后不断提升扩张市场份额,受到广告商关注,探索出广告盈利模式,并不断利用大数据提高盈利能力。

2.1 租金加押金模式

刚开始盈利模式单一,就是最简单的收取押金,计时收费。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必须要在APP上交纳足够的押金,进行余额充值后才能开始骑行。ofo要缴纳199元押金,最低充值十元,骑行费用从余额里扣除,余额不退还。大部分品牌单车计时收费的价格都是每小时1元。市面上的押金主要有:摩拜单车向用户征收的高达299元/人的押金,ofo小黄车的199元/人押金,hellobike单车是199元/人的押金等等 。一辆车不止一个用户扫码使用,就意味着一辆车可以吸收不止一份押金。随着共享单车规模的不断扩大,积累的押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资金,共享单车企业将这一笔资金存放在银行活期都会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4]。

2.2 接受融资

在共享单车引起热潮后,众多资本介入,接受融资获得资金后才能探索更多道路。2018年3月13日,ofo小黄车宣布完成8.66亿美元E2-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这次是目前为止全行业最高的一次融资。2017年6月,摩拜单车完成E轮融资,6亿美元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本轮 。

融资者投入资本的理由有的是看到了共享单车项目未来的广阔前景,有的看上这个项目形成的大量支付入口,而有的则是看中了海量的数据入口。在这些资本的推动下,共享单车企业开始扩张市场份额,扩张不仅表现在公司规模上,表现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上,还表现在将自己的品牌扩张到了国外一些国家市场。盈利点一是扩大了市场份额意味着加大单车投放量,吸引更多用户,增加客户粘性提高收入;二是有了资金支持,可以提高技术压缩成本,在收入提高的同时成本减少了,盈利会更多。

2.3 广告盈利模式

广告盈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在主流媒体上打广告,打响知名度。请明星代言,利用明星流量引发更多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关注,吸收更多粉丝作为自己忠实的用户。

另一部分是为别人做广告。共享单车出现后,引起一波骑行热潮,这也引起的广告商的关注。那么如何将广告与共享单车相结合呢?共享单车的优势在于其流动性:一是单车在骑行过程中是流动的;二是骑行客户的流动性。这就将共享单车与广告流动到各个地区,覆盖了多层次人群。同时共享单车大多都采用APP扫码开锁的方式,在扫码结束后可以加入语音广告或者在开锁页面加入文字、图片、视频等广告形式, 满足商家投放广告的要求。还有就是企业利用广告商投入的资金设计符合广告商形象、印有广告商品牌的单车,互相为卖点,实现盈利。

2.4 利用大数据盈利

现在这是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将各行各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专家提出“大数据=海量数据+分析软件+挖掘过程”,因而大数据的盈利模式即为通过分析软件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挖掘服务[5]。共享单车自投入市场运营以来,几乎每个品牌单车,都能拿出一份由自己用户信息、骑行路线等组成的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共享单车用户男性占比51.3%,女性占48.7%;年龄分布在20-29岁之间的占42%,40-60岁的占10%左右;普通职员占56%,中高层占18.4%,自由职业者占13%,学生占12% 。再通过对用户的骑行时间、路线图等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后台对单车地理分布数据,共享单车运营商可以及时将单车从停放密集处转移到稀缺处,及时满足各地客户的需求,多获得一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