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盈利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3)

因为共享单车同时具备用户量大、软件实用以及用户反馈性强的特点,因而可通过大数据获得盈利。共享单车可以轻松获得用户的身份信息,加上可以精准


因为共享单车同时具备用户量大、软件实用以及用户反馈性强的特点,因而可通过大数据获得盈利。共享单车可以轻松获得用户的身份信息,加上可以精准定位用户骑行的终点,锁定用户的生活圈,就可以形成巨大的数据图。这份大数据精准地了解各地区用户的消费水平及消费偏好,将数据有偿提供给需要的商家,为其商业决策做依据。另外将这些数据作为其道路交通建设的参考提供给政府,获得政府的支持,对盈利是有帮助的[6]。

3 共享单车盈利分析

从会计角度看盈利等于收入减支出,上述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能否支持其盈利就要从他的成本和定价来分析。这里主要通过共享单车的费用支出、定价对共享单车进行盈利状况分析,探求共享单车的真正盈利模式。

3.1 共享单车各项费用分析

共享单车的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维修费用、运营人员劳务费、运输车辆调度费等[7]。Ofo单车轻便、采用机械锁、无GPS因而造价低,生产成本在300-500元;摩拜致力于用户骑行体验,因而每车搭配GPS和芯片,造价高,经典款生产成本在2000-3000元,Lite版在1000元左右 。其他品牌单车生产价格普遍在千元以内。现在出台的政策规定单车三年报废,每年费用为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

共享单车车身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等天气影响而发生损耗;部分用户暴力用车,故意破坏单车锁、故意丢弃等行为都加剧了维修工作,也就加剧了维修费用。

运营期间最常见的就是运营人员将用户随意摆放的车辆搬运到指定停放地点,并整齐摆放。有时大量单车还要通过货车搬运调度到单车缺少的区域。这些运营人员的劳务费用、货车运输费用都要算入共享单车成本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