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以陆金所为例(2)

二、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建立21 三、提高自律,建立平台形象21   引言 我国第一家网贷公司成立于2007年,经过几年的成长,自2012年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直


二、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建立 21

三、提高自律,建立平台形象 21

引言

我国第一家网贷公司成立于2007年,经过几年的成长,自2012年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直至2017年更是在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金融背景下到达1931家,这些小微网贷平台不仅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小额融资需求,丰富了其投资和理财手段,更作为商业银行的补充便利了大众的生活。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分析国外典型网贷平台的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网贷平台的发展特点,并以陆金所为例,给出针对我国网贷平台发展的风险管理建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金融是近现代金融体系内的一次变革。在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衍生出的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的第三方支付、众筹、大数据金融、等线上金融业务逐渐向P2P网贷、供应链金融等更深层次的金融项目渗透。P2P网贷的产生与其金融体系下的每一个部分都联系密切且能交叉构成新型的网络金融模式,所以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研究P2P网贷既是现实要求又是关键落脚点,而网贷平台的商业模式和风控管理号称网贷平台的核心问题,所以对二者的理解分析无疑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即“个人对个人的的借贷”,指利用互联网手段并通过P2P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实现个人对个人的借贷。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而P2P网贷结合的第一次实践是,于2005年在英国诞生的全球第一家P2P网络信贷平台Zopa,以及发展势头大好的Lending Club、Prosper,英美国家凭借其互联网先发优势为后来各国的网贷平台奠定了平台模式、盈利方式和运营模式的基础,并最终得到世界范围内发展和运用。

P2P网贷模式的中国化发展。成立于2007年的拍拍贷是网贷模式在中国的第一次实践,未来八年里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到迅速扩张的时期,如陆金所、宜信、开鑫贷等平台相继成立,商业银行、国资企业、风投企业等主体也为网贷平台注资或是担保,产生了一系列“中国本土化”的网贷模式,网贷平台在成立数量和成交额度上都达到历史高点,2013年以后网贷平台陷入“高风险爆发期”,众多信资程度低、金融风险大、风险管理能力弱的P2P网贷平台出现大量集中的跑路和倒闭,行业内部也开始反思P2P网贷的发展。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网贷暂行办法、互联网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十三项禁令、成立互联网金融协会、多项整治行动同时发力,中国网贷平台从监管真空区逐渐界限清晰,权责分明。在监管重压下,管托担保不合格、资信不足的不正规平台逐渐被清出市场。通过对国外典型网贷平台的运营、盈利模式分析再结合我国本土网贷平台的特征,进而得出不同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最终起到防范风险、加强管理的作用。

二、研究意义

2015年我国大量P2P网贷平台出现,伴随P2P网贷行业繁荣发展,它的问题也纷至沓来:如风险管理不善导致平台倒闭跑路、非法集资事件频发、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网贷监管规定没有明确界定导致投机者频频触及法律红线······相较国外发展历史久、行业环境更为规范的现状,我国网贷行业准入门槛低且政策性条件与国外差距较大,本文将分析研究国外典型的网贷平台运营模式,以国外有效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探究出适合我国网贷平台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处理好我国平台在风险管理征信体制、信息披露、内外部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规避平台管理风险、促进网贷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平台自身竞争力,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