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俄旅游业合作现状与问题 自俄罗斯独立后,它的入境旅游迎来了一个“春天”。虽然为了维护国家的全方位稳定发展,政府一直对入境旅游秉持严肃谨
2.中俄旅游业合作现状与问题
自俄罗斯独立后,它的入境旅游迎来了一个“春天”。虽然为了维护国家的全方位稳定发展,政府一直对入境旅游秉持严肃谨慎的态度。但是,随着经济崛起和政权威信的增加,俄罗斯也步入了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阶段。并出台各种政策来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和鼓励旅游投资。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不仅贡献了主要的客源,还是开发旅游项目的重要合伙人。再加上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视以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俄罗斯开始重视对中国市场进行开拓,并主动实施各种策略简化手续,如:削弱入境、通关和税收方面等。这也激发了中俄旅游业合作的新的活力。
而对于中国来说,首先发展旅游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中俄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更是使中国政府重视与俄罗斯的旅游业合作关系。一方面,这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更有优势;另一方面,中俄旅游业的合作,有利于中俄人民的民间沟通,相互更加了解各自的文化,从而更加推动中俄战略合作关系的密切性。
2004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签署并批准了多项文件合约,如《<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并提出了互相举办“旅游年”的设想。在2006年,中国首次举办了“俄罗斯年”。2007年,俄罗斯首次举办“中国年”,获得不错的反响。自此之后,俄两国互办主题年活动每隔一年举办一次。“国家年”的设想为中俄旅游业更深入的合作与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对于中国,在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以来,来华旅游的俄国游客由2006年的240.51万人,迅速上升到300.39万,增长了近1/4。到2015年,俄罗斯已经是继韩、日、美后的第四大客源国。如下图3所示,人数也突破了1.5亿。由此可见,“国家年”的举办对于吸引俄罗斯旅客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而对于俄罗斯,“旅游年”真正“发挥威力”,是在2012年“俄罗斯旅游年”的举办后,如下表1所示。得益于2012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的各项活动。中国到俄旅客人数创纪录的突破30万大关,上涨了50%左右。而后都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这种互办“旅游年”的合作形式,不仅增加了双方在旅游业上合作的多样性,而且真正意义上增加了两国人民对对方国家的认识,促进了潜在客户群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