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性质特征与价值功能 赵欣、范斌(2014)认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框架由长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居
(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性质特征与价值功能
赵欣、范斌(2014)认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框架由长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居民之间理性的协商与公共意见的达成为实现方式,以社规民约为工具理性的纽带,以居民之间的信任互惠为价值情感的纽带。 陈素琴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松散的、并且存在潜规则的结构,为市民和新市民进行社会整合的初级单位,具有一定非营利性,兼具开放性和封闭性,是文化内涵的符号统一。
孔翔、凌琳、陈丹(2015)认为社区公共空间对有助于增进居民的交流网络,延续和创造社区居民的集体记忆,是构建社交网络的重要空间载体,它搭建了居民间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减少隔阂和误会。同时,它也是举行纪念仪式以及讲述故事进而延续和创造集体记忆的场所,对于居民共享地方文化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万辉、李亚婷(2018)认为社区公共空间能够令居民产生社区归属感并维系其社会关系,同时促进不同阶层的交流和融合;满足居民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是物质使用价值的体现;通过共同交往形成的共同记忆或者体验令居民产生自我身份,从而与空间建立精神或心理上的意义,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把个体与群体记忆和价值相关联,公共空间就成为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载体,对城市生活的公共文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也有学者也总结出公共空间的不同功能:促进文化融合,提供居民利益诉求的平台,呈现现代社区民主发展的成果,满足人们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心理需求,改善社区环境和提升社区品质(陈素琴,2009)。
(三)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
国外学者中,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公共空间建设研究理论完成了从“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过程”的转变。帕克(Robert Ezra Park)提出了人文区位的研究视角,从地域环境和人文因素研究社区建设。盖尔(Gerhl)认为公共空间应当使人们“能方便而自信地进出,能在城市和建筑群中流连,能从空间、建筑物和城市中得到愉悦,能与人见面和聚会”。盖迪斯(Geddes)提出了综合规划的思想,认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要“以人本主义精神为主,要积极地调动公众参与建设公共空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提出了邻里单元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思想,其将一个邻里单元作为一个不被外界分割的封闭城市社区,在社区内建设独立的生活、服务、商业等空间,并强调邻里单元中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宿感。
结合公共空间的核心要素和各类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有国内的学者尝试提出构建多向度、多类型、多层次的“社区公共空间群”,使居委会成为多元社区公共空间的融汇点,在整合性的多元公共空间之中促进国家-社会双向互构的正和博弈,促进社区公共空间自发性机制和制度性机制的融合(赵欣、范斌,2014)。樊洁(2015)认为,对现有物理实体的公共空间作空间上的形态改良对于封闭的社区空间场所,同时,社区营造工作者与空间设计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敏感于社会关系的变化与社会需求,创造新的公共空间类型,促进公共生活以促成社区公共空间的产生。 李雪萍、曹朝龙(2013)通过分析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机制,认为社区社会组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公共空间生产的重要力量。
综合以上的文献可知,国内外的学者对不同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定义与阐释。地理学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是居民进行各类活动的公共、开放的场所,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及政治性事务的平台和场所,网络空间是虚拟社区使用者的交往场所。同时,国内外学者还对公共空间的构成,其功能价值以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从这些方面强调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认同社区公共空间是在促进居民交往、培养社区认同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城市规划学及社会学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再生产的不同路径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