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广电音像档案的版权开发(3)

1.文化价值 音像档案保有着不同时期流行过的音乐,经典的电影,收视率高的广播节目等,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所具备


1.文化价值

音像档案保有着不同时期流行过的音乐,经典的电影,收视率高的广播节目等,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所具备的文化感染力可以迎合人们心中对于过往事物的追忆情结。

但其不仅限于是对过往的文化的保存功能,更有民族文化的宣传功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逐步同化。在结合了一部分多年积累下的音像档案,中国中央电视台精心制作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这部纪录片广受好评,掀起了国人对于传统民俗的探讨热与对从前生活的怀念之情,当它远销海外,则被英国《卫报》的评论员评为史上最为出色的美食纪录片之一。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像档案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它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在全球传播范围。

2.历史价值

音像档案是对于历史的真实记录,它不仅可以展现历史原貌,也有佐证历史的功能。其作为历史的遗存,完全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方式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音像档案资源注定会成为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在第三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将之后每年的“世界音像遗产日”定在10月27日并从2007年开始实行,告诫大众要学会保护珍贵的音像遗产。教科文组织总干事Irina Bokova在2010年的“世界音像遗产日”上的发言中说到,“保护世界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以确保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传承。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在对话和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我们共同的未来。值此第四个世界音像遗产日,我请会员国、各国全委会、非政府组织、公共和私营机构努力提高公众的觉悟,认识音像遗产的重要意义,协助保存音像遗产,并将其作为历史的见证传递给后代人。”

3.教育价值

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书本内容而不注重对于外部资源的开发或利用,所以在引进音像资源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其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发挥价值。首先,学校不会大规模引进音像档案资源,其类别也无法覆盖所有的教学科目,且在资源管理上不成体系。其次,把相关的音像资源开发成能达到课堂教学标准的资源,学校不但要支付一笔不小的经费,而且教师受限于个人开发能力与条件,独自完成这项繁重的任务是不现实的,需要在有一定专业程度的社会力量的帮助下进行联合开发。而广电产业所储备的音像档案资源恰好可以弥补这一漏洞。

例如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课程之一的金石书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讲解近代中国各位书画大家时,单单分析他们的作品略显空洞,也无法让学生了解作品隐藏的内涵。同学需要结合画家的个人经历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够接近他们的真实想法。因此,授课老师时常会抽出一两节课给我们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制片方深入周密的研究给同学还原了一个真实详尽的伟人生平,虽然制片的初衷并非是面向学生的教育片,但确实弥补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空白,实际提升了教学质量。若是校方能与制片方的电视台进行沟通并联合,对已有的音像档案进行再编辑开发,使其能完美融入教学,那其对于学生教育方面的贡献不可估量。

4.经济价值

音像档案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其本身若为原始档案资料,因往往具备一种不可再生性,而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例如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一些学者口述历史的录音带等,无法重复拍摄或录制,独一无二而且本身就自带了一种历史文物特质,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