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不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各种科学方法,而且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整个过程都比较复杂。实施环
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不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各种科学方法,而且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整个过程都比较复杂。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时,因涉及环境影响因素广泛,所采用
的科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如数理计算的方法、化学分析的方法、观察检测的方法等。同时,为了得出拟议建设项目是否影响环境、影响程度如何、如何减轻甚至消除危害结果的客观结论,需要结合各种科学方法。
二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较窄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仅仅局限于拟议建设项目,缺少对其他拟议活动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尽管我国环境评价制度已相对完善,但环境恶化的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恶化的趋势更没减弱。究其原因,显然在于法规、政策没有处理好如何平衡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只有增加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才能更好的缓解环境恶化趋势,更好的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效益问题。
(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不完善
1.公众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
公众参与机制中,公众往往是被动的,全面的、真实的信息被政府掌控,政府拥有主导权,且政府还缺少监督机构,因此一旦出现对相关主体不利的信息,相关主体可能会封锁消息,这些甚至可能都无法传递到公众耳中。而缺少及时有效准确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更别提什么公众参与了。因此,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必须要拓宽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2.公众参与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督机制
我国《环镜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 :“规划编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该法条固然存在一定的威慑力,但实际上并不合理,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追责,这样的法条很容易导致个人为集体决定背锅。公众参与制度缺少相应的法律监督机制,缺少第三方机构的监督,缺少公众的监督。
(三)缺乏可供选择方案(the alternatives)的比较
想要得出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更客观的结论,最好的方法是:有多种可供选择方
案。不同的方案会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人力、资源等的损耗也不同。多种可供选择
方案可以通过比较来得出哪个方案最优,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更
好的权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更加客观的方案。因此,可供选
择方案可以说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键内容。如果没有可供选择方案,决策机关缺少比较,得出的结论可能缺少科学性客观性;如果没有可供选择方案,公众也丧失了选择最优方案的权利。然而,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规定都没有提到比较可供选择方案,因此,引入可供选择方案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