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整合性研究(2)

老年人奉献了一辈子,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促进中国发展的前沿,老年人应当也值得安度晚年。但是,当今社会家庭的模式主要为“4-2-1”模式。也就说一


老年人奉献了一辈子,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促进中国发展的前沿,老年人应当也值得安度晚年。但是,当今社会家庭的模式主要为“4-2-1”模式。也就说一对夫妻不仅仅要养活自己,同时还要养活四位老人以及一个孩子(二胎政策开放以前)。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成年人全部的精力都在于如何赚钱养家,那么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关注则尤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养老制度和养老模式。基于中国自古以来“百行孝为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养老方式大多数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对于老年人来说,来自于家庭的关心和照顾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一点,同时也是无可取代的。居家养老,亦可称之为家庭养老: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联合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慰老服务,既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之中,同时也可以将一部分养老的功能转移到社会之中,由社会、社会组织和社区来承担这一部分的责任。

在现今的社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职能的转变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社会组织存在管理机制落后、信任危机、官方色彩浓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了更有效、及时地解决,应加快对社会组织的规范性治理和完善性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使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的组织,社会组织本身就具有乐于奉献、服务于他人的志愿和性质。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和社会群体,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参加政府对于公益事业的项目投标,投标成功后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项目之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来完成项目的组织。社会组织在这个过程扮演的是政府项目的承接方、资源连接方、资源分配者、活动策划者等多种角色来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满足这一群体在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进一步达成和谐社会的美好祝愿。

三社联动”是我国进行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模式创新,针对这一模式的探索实践要远远领先于理论上面的引导。通过从地方上的实践来看的话,最先发起并进行实践是在上海市,最早期被称之为“三社互动”。2004 年,上海市民政部门提出社区、社工、社团“三社互动”的概念,并且形成“以社区为工作平台、以社工为队伍抓手,以社团为组织载体”分工合作的工作思路。[ ]主要是通过政府向社会进行购买服务,在街道、社区进行以提供综合服务为主,和为老年人提供帮助的一种社会工作制度,即“三社联动”。国内学者李精华、赵珊珊这两位则是在重点在关于对“三社联动”中三社,即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这三者彼此的角色进行精准的界定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具体的推进实施的策略:首先依托政府进行体制方面的一个创新从而进一步加强关于“三社”的培育、发展;然后将依托于社区本身的一个关于“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平台的建设工作;一方面重点要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提供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吸纳各种社会上的力量来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基层治理方面。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实地调研和访谈法对“三社”也就是H社区、H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站以及社会组织进行深入研究,并依据结果对社会组织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方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于现状进行改进意见的提出同时希望借此对今后相似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和一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