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的身材特征歧视问题还没有得到特别地关注,然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公平的歧视势必会导致很多的资源损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的下降
摘 要:本文将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居民收入和体检的调查数据,研究造成身材歧视的相关变量数据如身高、体重、BMI等在不同劳动性质行业以及不同来源(企业、消费者)下身材歧视给劳动者带来的影响,来阐述和分析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的身材歧视现象,并试图寻找影响这个身材歧视显著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于男性的身材歧视较为明显;在不同的劳动性质行业及不同歧视来源上,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受到的身材歧视对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体力劳动的行业,存在着身高的折损,及身高越高反而会降低收入,而在脑力劳动上则存在着身高溢价的情况。且在不同的歧视来源上,来自企业的歧视对于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re going to study the related variable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tature discrimination , such as height, weight and BMI, and from different nature of labor and different sources of discrimination (pided into from enterprises and from consumers) ,and the survey data of residents' income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s based on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database,and we’d try to find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of the discri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bor market in China is more discriminatory for men's Stature.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different sources of discrimin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Stature discrimination on workers in various nature of labour. In the physical labor jobs, there are much height loss, and the higher the height will get lower income, but there is a “height premium” in mental work. And on different sources of discrimination, discrimination from enterprise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come.
关键词:外貌特征; BMI;收入;
Keyword: Stature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Income
目 录
1、引言及文献综述 1
2、数据和分析框架 6
2.1数据描述 6
2.2 变量和模型的设定 7
3、实证结果 8
3.1身材歧视对劳动者影响分析 8
3.2身材歧视在不同劳动性质及不同歧视来源下的影响 9
3.2.1身材歧视是否来自于消费者的论证分析 9
3.2.1身材歧视是否在非直接接触消费者的脑力劳动方面显著的论证分析 11
3.2.1身材歧视是否在非直接接触消费者的体力劳动方面显著的论证分析 12
3.3体重的内生性说明 13
4、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引言及文献综述
早期,国内外学者在关于劳动力市场上面的歧视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性别、种族、培训教育等等几个方面,而认为市场中的劳动者其个人生产能力和其的外表特征的相关性并不大。然而,近年来,经济学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劳动者身材对其工资的影响,并认为其身材因素可以比较好地解释员工的存在的工资差异。Hamermesh and Biddle(1994)还将个人相貌纳入了个人收入工资的方程中,利用了上千份美国以及加拿大关于就业和生活质量的调查数据,探讨了身材和相貌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假设其他对收入的影响因素稳定不变的条件下,相貌丑陋的劳动者收入要低于样本的平均水平,而相貌较为优秀俊美的人收入则高于样本的平均水平,并且得出俊美的外貌对员工的收入存在着正面积极的影响,即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所谓的“美貌溢价”(Beauty Pays)现象,以及相对情况的“丑陋罚款”(Ugliness Penalty)的现象,并且男性的“美貌溢价”要超过女性(+5% ,+4%),以及男性的“丑陋罚款”也要大于女性(-9% vs -6%)。Hamermesh 等人(1999)对上海的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则发现女性的惩罚和奖赏要大于男性)。此外,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地证实了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身材歧视的现象。Roszel et al.(2001)调研发现:在加拿大,与外貌方面缺乏优势的被调查者相比,具有外貌优势的被调查者拥有者更高的年薪收入。高文书在.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身高与工资报酬(2009)中利用中国大陆12个城市的调研数据,研究外表特征(身高)和收入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市场中确实存在着“身高溢价”(Height Premium)这一现象。Johnston(2010)也同样得出了“较好的形象外貌的员工对其收入有着相对积极正面的影响”的结论。王曲、刘民权(2005)在对健康的价值及若干决定因素的文献综述中也表示,一个人的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可能代表他这个人的工作效率越高,而这个健康的因为也是能在外貌上得到反映的,往往拥有较好的健康状况相对来讲外貌会比较好。江求川、张克中(2013)同时选择了身高和体重两个作为特征变量(交互,BMI),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里的身材歧视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于女性的外表特征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歧视行为,而对于男性则相对比较宽容,影响较不显著。而刘茜(2008)则以法律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在当前毕业生中较为流行的“整容热”问题,也侧面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相貌歧视现象。Kuhn & Shen (2011)统计了中国2008~2010年约105.8万份的招聘广告,用来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问题,结果发现大约有7.7%的招聘企业要求其应聘者要具有良好的外貌,2.6%的企业还对应聘者列出明确身高要求,而对学位要求相对较低的企业中,对外貌和身高列有明确要求的分别占到15%和9.3%。针对劳动力市场上的相貌歧视现象,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森永卓郎(2012)率先在日本提出拟征“帅哥税”的提议,旨在帮助解决丑男结婚难的问题,具体内容是将占相貌优势的男性劳动者的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翻倍、而相貌不占优势的男性劳动者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降低一至两成,而对于男性劳动者的相貌的评判工作则交由不持偏见的女性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