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T-REITs的保障房融资模式整合研究(2)

问题的关键在于,未来对租赁型保障房的需求按照规划将会骤增,政府资金不足以支持百分之百的资金投入,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时,融资整合的模式(尤


问题的关键在于,未来对租赁型保障房的需求按照规划将会骤增,政府资金不足以支持百分之百的资金投入,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时,融资整合的模式(尤其是加大社会资本融资)能够非常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各种不同形式的公租房的融资模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加大支持社会资金融入公租房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对比整合公租房融资模式在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出一种更好的聚集社会资本的公租房融资整合模式。

我国当前市场比较常用的融资手段一般有政府财政直接拨款、地方政府面向社会发行债券、银行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面向资本市场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社保基金信托贷款(资金主要来自于这回保障基金)、从保险金中获取贷款、BOT(建造-运营-转移)融资方式、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方式。一般通过前几种方式的融资都为非常具体的面向融资平台的直接集资,而BOT和PPP这两种融资方式则使融资和建设很好的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这两种方式相对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在现阶段是非常值得推行的融资新方式。本文的重点:BOT融资模式,不但可以弥补公共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在管理成本以及资金成本上达到一定程度的节约,不仅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扩大参与主体进而使项目的风险得到了很好的分散,提高了项目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BOT模式是非常理想的融资方式之一。

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在上述介绍的融资模式中也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方式,基于其投资的门槛相对较低,但是流动性却异常的强,同时监管机构对其的管理相对到位等优势,使得在REITs模式下的投资风险被极大的分散,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资金的流动性更强。因此在国外,不仅仅是保障房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类型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REITs融资模式均有涉及。在我国,江苏省和天津市已经有项目用到REITs融资,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在2014年已经确立作为REITs试点城市,可以预计在将来租赁型保障房的融资在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中将会收到非常大的成效。

在今年的4月25日,证监会和住建部在十九大召开之后联合发文,其内容可以总结为将大力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将其权益类资产进行证券化产品发行,并鼓励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这一声明对REITs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行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不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障房建设上的资金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REITs在保障房融资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普及。

刘方强和李世蓉(2010)非常详细的介绍了REITs应用在公租房中将会具有非常大的融资效果,并构建了一个相对具体的运作模式。曹大飞和何文思(2011)绘制了一副具体的融资关系图,同时详细的介绍了REITs,BOT,PPP,债券融资等较为常用的融资模式,并对我国保障房融资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范晨光(2016)以河北保定市欣悦佳苑小区为例子,介绍了用BOT-REITs整合的融资模式,并用实际的数据表明这种融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谢煜(2014)则以深圳市为例,针对保障房的实际建设情况,提出“PPP/BOT+REITS”融资模式,聚集社会资金促进相关的配套建设,从政策上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刘广平、田祎萌、陈立文(2016)总结了各类融资模式的优点,构建了一系列模型证明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投资对解决融资难问题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张娟(2017)对英国REITs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基于现值模型的分析,得出英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股价与股息存在统计分析上的长期稳定性,证明其市场具有有效性。张红、束之毅、孙煦(2017)使用了GARCH-VAR模型对香港REITs市场风险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用这一个模型准确预测了投资风险情况,由于REITs本身所具备的投资稳定性,证明其能为资产组合的配置提供非常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