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生物质炭输入对垃圾堆肥过程NH3释放及微生态的影响研究(2)

1.3 好氧堆肥处理垃圾技术2 1.3.1好氧堆肥原理2 1.3.2 好氧堆肥影响因素2 1.4 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的主要成份以及危害3 1.5 好氧堆肥过程中NH3产生的机


1.3 好氧堆肥处理垃圾技术 2

1.3.1好氧堆肥原理 2

1.3.2 好氧堆肥影响因素 2

1.4 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的主要成份以及危害 3

1.5 好氧堆肥过程中NH3产生的机理及释放的影响因素 3

1.5.1 不同曝气量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3

1.5.2 堆体C/N比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3

1.5.3 堆体pH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3

1.5.4 温度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3

1.5.5 堆体初始含水率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4

1.5.6 堆肥添加剂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4

1.5.7 堆体微生物群落对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 4

1.6生物质炭对堆肥NH3释放的影响及微生态的影响 4

第二章 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对NH3释放的影响 4

2.1实验装置与材料 4

2.2 分析方法 6

2.2.1 恶臭气体的定性定量分析 6

2.2.2 温度测定 6

2.2.3 pH值测定 7

2.2.4含水率测定 7

2.2.5总碳、总氮测定 7

2.2.6氨氮、硝氮、亚硝氮测定 7

2.2.7可溶性硫酸根和还原性无机硫测定 7

2.3结果与讨论 7

2.3.1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7

2.3.2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对NH3释放的影响 10

第三章 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对NH3及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影响 13

3.1实验装置与材料 13

3.2分析方法 13

3.3结果与讨论 13

第四章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第一章 前言

1.1我国垃圾产生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水平和购买力也大大加强,各种生活垃圾大量产生,形成一种“垃圾处理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速度”的局面,再加上现在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工艺比较单一,垃圾处理技术还未达到很成熟的阶段,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垃圾的处理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露天堆放的垃圾会产生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还会在腐败过程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这样垃圾中的重金属就会被溶解出来,产生渗滤液,造成水体污染。许多微生物在垃圾堆中繁衍滋生,也是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的活动聚集地,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并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影响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除了以上这些危害,垃圾还侵占大量土地,使土地的利用价值变低,而且可能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从而使土壤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

1.2 我国垃圾处理技术

目前公认的垃圾的处理原则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主要处理技术有填埋、堆肥及焚烧三种方法。

填埋法是指利用天然地形或人工构造,形成一定的空间,将垃圾进行填充、压实、覆盖以达到储存的目的,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操作设备简单、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垃圾等特点。但填埋法存在大部分组分不能再生利用,资源利用率低、处理成本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问题。

堆肥法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行微生物自身的繁殖,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堆肥技术适用于易腐烂、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堆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使用器械和设备少,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但堆肥技术存在分选工艺复杂,费用高,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的程度低、堆肥周期长,卫生条件差,可能会造成潜在污染等问题。

焚烧法是用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的反应过程,废物中的有毒物质在高温下被氧化、热解从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法具有选址灵活,占地面积小,垃圾处理量大,垃圾处理速度快,垃圾无害化彻底,可回收能源等特点。但焚烧法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燃烧的效率低,焚烧产生的尾气污染严重等问题,且含盐量较高的垃圾在焚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的氯化氢会腐蚀焚烧炉,增加烟气处理的难度和污染控制的成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