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宿舍氛围文献综述

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一直到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促进宿舍的整体氛围都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高校宿舍的管理难度大大的提高了。


我国是在21世纪初期开始研究在大学生活中,宿舍氛围的好坏有多重要,从研究开始到现在,转眼就已经有十几年了发展历程了。观察整个研究的过程,将大学生宿舍形成的整体氛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宿舍氛围研究的开始

第一阶段,从2001年~ 2005年。现阶段,学者们对寝室氛围形成只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寝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入手,很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研究高校宿舍文化氛围是怎样产生的。如2002年陈代明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试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分级管理》、2003年冀华在《包头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探索》等。

2、 宿舍氛围研究的进程

第二阶段,2006~2010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此期间,自2006年原国家教委下发文件,肯定宿舍文化建设成果,要求重视宿舍氛围的形成,强化宿舍教育功能以来,大多数学者对宿舍氛围的研究已从宿舍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转向以宿舍文明建设为重点的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如2007年刘强、王永杰在《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文章《对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的几点思考》、段汝和在《高校后勤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加强学生宿舍文明建设》、还有同年张启春在《高校后勤研究》上发表的  《加强宿舍文明建设、形成优秀宿舍氛围》等。

3、 宿舍氛围研究改变

第三阶段,是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一直到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促进宿舍的整体氛围都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高校宿舍的管理难度大大的提高了。在一个这样的条件下,应该如何提高宿舍的整体气氛,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目标。例如2012年金鑫、王丹丹在《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高校后勤社会化对大学生宿舍氛围形成的影响及原因分析》、2013年袁传品在《科教文汇》上发表的论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学生公寓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