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未于2012年在《四川省泸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提出足球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各学校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水平。
1 有关足球价值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我们不断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投入。学校足球的选择取决于它的价值。然而,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是什么?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李可刚在2014年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认同的实证研究》中根据调查和研究分析,得出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核心价值是由校园足球活动因为素质教育,身体健康价值,受欢迎的足球知识和技能来提高价值,足球人才培养价值,文化价值,如何有机统一。这是校园足球的核心价值,校园足球的发展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对培养青少年整体素质和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价值。体育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过程,也是体育锻炼和身体锻炼的过程。陈军和李先庆在2014年提出了校园足球的发展,以加强学生的体质。足球需要高速度的奔跑,控制身体重心,灵活的步伐,节奏,对抗的力量,以及良好的耐力和灵活性。因此,发展校园足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足球的发展必须以健康为先。这就是运动和健康的基本理念。[ ]
2有关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1校园足球开展学校政策情况
自2009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政策,邱林、戴福祥等人在2016年在《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对2009年4月至2015年1月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及其主要因素等进行分析。得出6个方面制约我国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因子。政策执行的好坏,势必影响校园足球的发展。执行主体是政策思想转化为社会实际的主推动力,执行主体的行动权限和行为能力等都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主体权威不足,重视程度低,有关部门不作为。都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
各学校间对足球项目方面投入的资金各不相同,可能导致了基础设施不完善,训练器械的匮乏等, 而苏利强在2014年《西宁市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分析》中调查得出西宁市部分小学的人造草地足球场铺设标准低、损坏程度较大。校园足球对场地和器材有一定要求,平整的足球场地不仅能够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良好的场地器材可以满足教学要求。[ ] 因此,维护足球场地器材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竞技游戏的推广。通过李卫东在2012年在《校园足球比赛系统的研究》和李俊在2015年在《长沙市德馨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比赛地点安排更多的校园足球学校指定学校,比赛组织主要采取在学校或统一组织体育组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发组织了或足球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以学校或体育组为主组织比赛的学校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在一个固定时间段组织校内联赛,较多的学校以“校长杯”进行命名,一般按年级进行分组。表示构建出“校内校外相结合,小学、中学、大学相衔接,形式、内容、方法多样化”的新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竞赛体系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足球竞赛是培养足球运动员成材的必由之路,是检验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时,通过组织竞赛,对教练员、运动员的运动积极性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精神。运动员参加竞赛,也能“以赛代练”,更好的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
.2.4校园足球开展师资力量情况
足球师资水平的好坏,决定了校园足球的质量。谢程光于2016年在《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通过对校园足球师资队伍中的体育教师讲师团队及教育部举办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培养方式进行研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主要的中小学足球教师主要来自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因为大多数教师在进入大学后学习足球,足球技能掌握得不够扎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技能的运动是不规范的,示范动作缺乏准确性,说明能力有限,所以在时间能力方面有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个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及教学主导者的专业素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培养方法等,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足球训练效率、训练质量及足球竞技水平等 。[ ]邓鑫于2016年在《杭州市小学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现状的研究》中通过调查得出杭州市小学足球教师年龄在36到45岁的比重较大,小学足球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中年教师居多而年轻老师占少数的现象。由老教师继续任教,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变革,一些老教师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所以学校中仍需要年轻教师的加入,来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因为他们精力充沛,身体灵活,能创新有活力。所以合理地配备不同年龄段的足球体育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