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生在上学期间,减轻经济压力以及缓解他们在心理上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完成大学学业。
(一)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研究主要是从"奖、贷、助、补、勤、减"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救助以及心理救助等角度的切入,考察了国内大学贫困生的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仲巧林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中认为,我国建立的“奖、贷、助、补、勤、减”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救助体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救助作用,但是教育救助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借鉴美国、日本的资助政策基础上,针对完善我国的教育救助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4]。
姚天宇在《试论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中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范围更加普及,在贫困生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之前以"奖、助、贷、减、免"为主要形式的教育资助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要。姚天宇为了对当前救助制度进行考核,引用了绩效评估的方法,从而发现救助制度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救助制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5]。
张桂华、黄建美在《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政策中的缺失与对策》中认为,为了使救助制度达到真实有效,就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拓展资助费用的来源、优化贫困生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进[6]。
王静茹在《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救助分析》中认为,得到经济帮助的同时 , 还需要学校及社会给予精神心理的救助,从而使他们身心均得到健康成长[7]。
戚艳在《贫困大学生救助策略思考》中认为,由她多年的资助工作经验,以及对资助工作和政策的不断研究,在资助经济、心理救助、学业援助以及就业指导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8]。
陈帅在《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中认为,高校目前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救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忽视了心理救助的改善,很多贫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行改善[9]。
(二) 国外研究现状
推迟付费性救助、无偿性救助、有偿性救助是目前国外教育救助的三个主要形式。其中,美国和日本的教育救助体制经过长久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ichard C. Richardson Jr,Alicia D.Hurley在《From Low Income and Minority Access to Middle Income Affordabi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US Federal Role in Provid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10]以及College Board在《Trends in Student Aid 2013》[11]中提到,美国的大学生救助体系,主要是奖学金、补助金、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四个部分,这种教育救助模式的特点是资金来源和资助形式的多元化;Kazuhiro Yoshida在《Japan’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Pursuing Synergetic Results》中提到,日本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的救助模式,由各类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及学费减免等构成,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具有鲜明的政府特色[12]。
美国主要采用的是多种形式混合的教育救助理念。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是美国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四个基本构成部分,也是美国教育资助的主要经济来源。美国政府利用强大的财政支持给予大学生全力支持。社会各界也在不遗余力地为大学生提供救助,社会捐赠援助的优良传统是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良好基础。并且各种形式的奖学金被采用,拨款的广度和分布也在不断扩大,美国家庭在资助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家庭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开始积攒学费,并参加“学费保险”和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等活动,防止在之后的上学过程中出现问题 [13]。
日本大学学生教育救助制度发展早,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形成了比较完整、严谨的资金体系,对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誉。日本的大学教育救助形成于上个世纪,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支持。日本的助学贷款结构合理,力度大,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贷款奖学金”是免息的,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第二种贷款奖学金”是算利息的,它是一种可变利息,此外,日本的私立机构也提供无息或低息贷学金,基本上可以满足日本大学生的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