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这种“法界圆融无尽”的宗教体悟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他的慧心诚思,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他本身对于佛学教义的融会贯通,而华严教义之十玄门给予憨山
憨山这种“法界圆融无尽”的宗教体悟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他的慧心诚思,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他本身对于佛学教义的融会贯通,而华严教义之十玄门给予憨山的这种圆融之境的慧悟,也一点点影响憨山未来的修行道路。
(二)弃暖就寒,偏向北方
明世宗嘉靖丙寅年(1566)一场意外而来的大火使得报恩寺一夜中化为灰烬,大火之后皇家究查起火原因,牵连到了报恩寺许多首领僧侣,他们被官府拘捕入狱。报恩寺上下一片荒废,而憨山大师不畏凶险,依旧心如止水,到处化缘,奔走努力,寻找时机解救牵连的僧侣。最终使他们成功脱险。憨山大师决定兴复报恩寺,而要想兴复古寺,首先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增加阅历,所以必须行游四方。因为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所以憨山大师云游四方,参访高僧的修行之旅便由此启程。
对于该去什么地方修炼,憨山大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南方的天气太过于温暖湿润,容易让人生懒惰之心,不利于修炼参佛,要想彻底地磨砺心性就应该去天气严寒,条件艰苦的北国。于是他携带着单瓢只仗去了北京。正是“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1]憨山也曾感叹:“只此一钵,可抵万钟厚禄”。[1]憨山后来与妙峰登公一起遍参名师,先参遍融,融只是张着眼睛直视二人,而并没有过多言语,接着又参笑岩,笑岩禅师问他:“你从何来?”憨山答道:“南方来。”岩又问:“还记得回来时的路吗?”憨山答道:“一过便休。”正是“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笑岩禅师说道:“你却来路分明。”这一段对话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机趣横生,说明憨山大师已经体悟到了:如果你心里想要放下世间纷扰,其实你已经放下了,对此也已不再执着。世间无尽的烦恼都是由无尽的欲求所产生出来的,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追求和满足呢,憨山大师认为要停下妄求的脚步,放下所执着的事才能最终达到淡泊明镜之境。
第二年冬,憨山大师与妙峰来到蒲坂,读阅僧肇的《物不迁论》,当他读到描写梵志法师的一段文字时,突然顿悟。即;“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1]这段文字写的是:梵志法师从小出家礼佛年事已老,回到了家乡。邻居见了,问他说:“原来你还活着啊”。梵志说:我和你的故人很像,但我是现在的我,并不是过去的我。憨山读了这段文字对于诸法本无来去之旨恍然大悟,对于来去生死所存在的疑问也从此涣然冰释。而僧肇对于“物不迁”的感悟同样也引发了憨山对于“物不迁”的思考。憨山对于“物不迁”的理解主要是指物与物之间并非本性不迁,而是物与物当体不迁,生亦不生,迁即不迁。在之后当憨山在五台山将自己对物不迁的见解与另外一位僧人讨论时,也引发了晚明佛教界对于“物不迁论”一场声势浩大的争辩。而在此所体悟到的佛教思想也使憨山名声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