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朱清香、谢姝林、宁宏义(2011)等则分析了我国钢铁公司的业绩表现,综合选择了25家上市钢铁企业,其切入的角度主要是业绩能力和发展能力


对于业绩稳定性分析这一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关于业绩评价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的研究。首先关于业绩评价的重要性问题,何泳仪(2014)分别从政府管理部门和证券市场机构的角度来考虑。在他看来,政府管理部门通过业绩评价把握相关产业的经济政策的制定,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证券市场有关部门利用业绩评价更好的管理资本市场。[1]其次在业绩评价的一些具体阐述方面,张蕊、于海燕(2016)则为我们细致的介绍了业绩评价发展的历史、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未来业绩评价的发展方向,其从多个角度向我们阐述了业绩评价的具体含义。[2]

陈平(2010)指出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是一个多维的系统,不是由某个单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为此,其认为在建立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时应做好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及建立一个吸取了国内外精华同时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3]苏妍(2017)[4]、陈安丽(2017)[5]等则从传统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出发指出了业绩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相应的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措施。

上面这部分简要的回顾了一下学者们对于业绩评价这一问题的看法,其中关于业绩评价具体方法的选择,有不少学者都提出了EVA,下面这一部分将会阐述学者们对于EVA的看法。

杨帆(2013)[6]、马博文(2017)[7]、王振伟(2017)[8]等则为我们具体解释了经济增加值的含义,其指出EVA是一种剩余利润,即是企业税后净利润扣除相关资本成本后的差额,更符合我们常说的经济利润的概念。经济增加值体现的是企业为所有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尤其关键的是其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总额和资本结构,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净利润指标。为此,他也指出投资者单单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所获取的净利润指标可能会缺乏一定的可信度,一些表面盈利的企业在进行EVA测算后往往事与愿违,可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康俊(2011)对于EVA理论的阐述则是从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来展开的,其认为单单以公司的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往往有失公允,而引入经济增加值则可以更加全面评价管理者的业绩表现,促使管理者勤奋工作,提高经营水平。[9]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阐述经济增加值EVA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其区别于传统的净利润指标,更加能够全面的反应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财富。鉴于此,有不少学者指出了在我国业绩评价过程中EVA指标体系的缺陷。

张燕(2012)则指出了在现行市场机制下,我国EVA体系的缺陷。她论述到由于经济增加值来源于西方,现如今应用到中国的企业依然是零碎的,甚至可以说采用这一评价指标的企业数量还是很少的,故对于国内市场上经济增加值应用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10]

贾晓丽(2017)指出建立以EVA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的一些短板,其论述到虽然经济增加值EVA测算的是企业的真实利润,然而其更多的是基于企业的一种财务指标,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往往也十分的重要,与此同时,EVA也是一种静态指标,在业绩评价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缺陷。[11]

任何一种评价指标的缺陷都是在所难免得,鉴于此,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关键,关于业绩评价指标的构建,诸多学者也都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夏昌定(2013)则从著名的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来论述企业建立业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我们都知道在现如今的公司治理机制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往往是相互分离的,而不同个体的利益则是不相同的,这一点便会导致经营者往往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损害所有者的权益,故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往往会起到约束公司经营者的作用,缓解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维护股东权益不受侵害。[12]孙超(2013)[13]、谭钧(2017)[14]等提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有短期财务业绩和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考虑权变观念的应用、重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兼顾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