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是根据行业的发展速度所决定的,不同的产业之间的发展速度又是由行业的市场实际需求所决定。消费、投资和净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是根据行业的发展速度所决定的,不同的产业之间的发展速度又是由行业的市场实际需求所决定。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个主要方面构成了市场的需求。但在市场总需求中,消费需求一直居于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位置,虽然最终的消费率呈现除了下滑的趋势,但是在构成GDP的所有要素中,最终消费的比重远远大于甚至遥遥领先于投资的比重以及出口的比重。消费需求属于刚性需求,产生波动的变化比较小,对于经济的增长会产生应对的惯性。投资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对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只会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出口需求居于次要位置,并且,出口需求中的很大比例也是作为直接消费品供其他国家居民消费,所以,能够长久地,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只有消费需求。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江苏省的消费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江苏省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并分析出了该进程中对国民经济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更好的丰富研究的理论。
2.专家访谈法
本文根据所研究的课题,与相关的经济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问题的探讨,研究江苏省消费结构升级的问题,并通过访谈了解消费结构升级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和问题。
(三)文献综述
关于消费结构升级或者产业结构问题,众多著作也有提及:[1]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谈及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其中一些方面就自然牵扯到了产业结构的相关问题。认为经济现象之间都存在关联,我们要在经济问题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中对经济进行研究。同样地,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研究江苏省消费结构升级的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歇尔[3]在《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认为: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是研究人类日常与财富相关的活动的一门学科,同时财富可以分为个人财富和集体财富。除此之外,马歇尔还阐述了一种衡量财富的方法并且对资本与财富进行了本质上的比较。消费就是与财富活动相关的一种活动。
凯恩斯[4]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在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所引起的反响不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生物学界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的消费活动中离不开货币。所以,《通论》对研究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与发展,传统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的一些经济学专家学者致力于对消费以及产业的结构等方面研究,以期能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沙勇忠、高海洋[5](2001)在其学术文献中讨论了关于信息消费的几个理论问题,其中就谈到了信息消费的结构与消费内容的变化,并对信息消费的调整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沈小玲[9](2013)基于面板ELES模型就江苏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白振田、宣江华[6](2006)对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进行研究。王林林、黄卫东[8](2010)则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研究。郑英隆、王勇[7](2009)则从寻找差异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差异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其研究范围只局限于城市或者城镇,对于乡村的状况却没有提及。而且,虽然可以管中窥豹,从信息消费的升级演进中看到消费结构的升级,也能从分析信息消费的对策中总结出应对消费结构调整的策略,但消费这一经济因素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只研究信息消费显然是不够的,范围比较局限。谭廷超[19](2008)从城镇和农村这方面入手,研究广东省城乡之间在消费方面的差异,与此相似,葛玉莹[20](2014)同样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影响青岛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顾霞[21](2012)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