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

2.3 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数学思维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它是由数学思维的特点和数学思维的手段决定的。一切的数学思维品质之间是紧


2.3 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数学思维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它是由数学思维的特点和数学思维的手段决定的。一切的数学思维品质之间是紧密相干的,常常是在有机统一的、复杂的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中的学生学习活动中,他们会以某种奇特的思维形式体现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仅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3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越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会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也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通常在学习其他学科上都不会太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其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数学思维能力为基础的。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大意义。

3.1 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不仅包括抽象符号的运算,还与其它各种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因而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理解并掌握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教学的内容,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时,就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质和思维基础,学习起来便会相对容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敏捷性。教师在后续教学时,能够使学生较快接受新的学习内容,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2 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会大大提高其分析知识、联系所学习知识以及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实习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能注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4.1 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老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注重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助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发展。然而,在现今的教育中教师并不能完全转变自己的角色,当学生犯错时,多数教师都会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思维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若总是习惯于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便会越来越依赖别人,从而不能获得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占有着主宰地位。尤其是在如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的不主动和思维的停顿。这种教师将书籍灌输给学生而没有一点创造力的学习方法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枯燥的学习氛围,它不仅使学生丧失自己的个性,而且让数学课堂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