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虽然大量学者已经对学习行为或是自我效能感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研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直接的探索


1、 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的研究始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在1973年发表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他指出,“在高等教育数量的飞跃性增长的背后,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学业发展会出现多元化和异质性趋势”。[4]崔维彬等研究者则认为学习行为可以分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行动两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感觉和知觉器官向大脑皮层输入信息,再把经过处理的信息传输出去,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5]学习行为渗透在生活中的各种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本文所研究的学习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外显出来的各种行动,并立足于学习行为的表现方式将其分为自觉性与持续性两个维度,主要通过大学生在上课之前、上课中以及下课后在学习上的行为选择差异来表现。

2、 自我效能感

20世纪 70 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理论,到20 世纪末期,这一理念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某一行为会取得的结果或效果的预期判断,表现为一个人以自己所具有的能力为基础产生的信念,这种信念越是强烈,自我效能感就越高,自然去将这一行为付诸实践的积极性也就越高。[6]自我效能感既不是技能也不是真实能力,而是一个人在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所具有的行为能力上的自信程度,它针对特定的领域,而不是普遍的个性特征.[3]本文所说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从主观上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实现某个目标或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操作并完成某一行为所具备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或认识。”[4]

3、  研究综述

自从国内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起步以来,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纷纷投入到了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中。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高校学生大致可分为高效型、无为型、积极型与厌学型四类。”[7]而影响他们学习行为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8]外在因素包括教师综合素质、学校教学管理和学习状况以及学生学习环境等(胡晓灵、赵新峰,2004年;罗建平、马陆亭,2011年);内在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思维风格以及专业认同(袁曦,2007年;祝大鹏,2010年;程宏宇,2011年楼尊,2010;许兴苗、胡小爱、王建明,2013年)等。罗建平等研究者立足于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外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高校为主体的有效引导与规范学生在学习方面行为表现的应对方式;[7]袁曦与祝大鹏则认为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个人目标与成就动机的影响;[1,9]唐洁、邓瑜等学者从个体层次的研究视角探讨感知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得出“感知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的结论”。[8]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以及理论自从提出以来被很多研究者应用于实践领域中,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目前已经很丰富。总的说来,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周勇、董奇,1994年;邹强珍,2014年;王小新、苗晶磊,2012年;池丽萍、辛自强,2006年;杨国欣,2014年;付梅,2005;佟月华,2004年;申正付,2013年)四个方面。周勇、董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得出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结论;[10]池丽萍等人则立足于动机性努力,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那么他的内生动机就会越强,换言之,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11]杨国欣剖析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要素,通过研究阐明,一个学生的效能感越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相应的认知、选择与反思就越积极,甚至勇气也更加高涨,他认为如果想要有效地培养自我效能感,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与合理的成败归因方式是不可或缺的;[12]佟月华等研究者则更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他们聚焦在主观幸福感上,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应对方式会对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很大的影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