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经过160多年的不断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成果也已经相当成熟,产生了许多有关公众参与的理论,例如关于公众参与的层级分析。


1、 国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国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经过160多年的不断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成果也已经相当成熟,产生了许多有关公众参与的理论,例如关于公众参与的层级分析,协作型公众参与,授权型公众参与,专家主导的公众参与等等 。实践中,因为公众参与可以作为实现市民权利的一种渠道,所以已经获得政府与社会的认可。在国家与社会的有关公民的公共事务中,公众参与作为一种途径,也取得了国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的保护,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进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

2、 国内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国内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得较晚,研究成果也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历史遗迹资源的保护,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在理论研究方面,例如吴良镛老先生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他将有机更新理论引入到了遗产遗迹保护区域,这个理论所注重的“更新自发性”在当地的民众积极的参与保护的行动中,讨论了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可行性;而方可在《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提出的“社区合作更新”的构想,进一步为当地居民的自觉参与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另一方面,在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对欧美国家的公众参与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后,在中国关于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想法,例如梁鹤年的《公众(市民)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吴秋飞的《中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问题和反思》等等,这些理论研究在总结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成功经验后,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公众参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