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托快速交通发展旅游商品13 七、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现代旅游业已然成为促进区域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区域间交
(四)依托快速交通发展旅游商品 13
七、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现代旅游业已然成为促进区域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区域间交流的重要因子,是增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力量。交通作为地方发展的先导,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快速交通已经进入完善阶段。随着快速交通网的建成,舒适、安全、快捷的高速铁路缩短了游客的旅途时间,扩展了旅游目的地市场,使旅游客源市场范围扩大,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在快捷、舒适等方面的变革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尤其对交通欠发达地区而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旅游业,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本课题基于现代快速交通下,探索冷点旅游地区该如何抓住并利用现代快速交通来打开、发展并扩大本地旅游市场,促使冷点旅游地由潜在旅游地转变为现实的旅游地。
(二)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即探索快速交通对冷点地区旅游发展影响;在现代快速交通下,寻找旅游冷点地区开发途径;提出冷点地区依赖快速交通的旅游开发策略,同时可以为旅游发展落后的地区提供参考。
(三)研究意义
首先是通过现代快速交通下冷点旅游地开发策略的研究,我们为冷点旅游地找到一套发展思路。其次为旅游冷点地区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避免旅游资源的浪费。最后响应国家扶贫政策,为当地政府开发旅游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现代快速交通
目前国内关于“快速交通”的概念比较多,基本上是根据速度的不同来定义的。如高速层次,运行速度一般在每小时200公里以上,主要体现在高速铁路和航空两种运输方式;快速层次,运行速度在每小时100—200公里之间,一般采用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的方式;普速层次,运行速度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下,以普通的铁路、公路和水运等为主的传统运输方式。 本文中的现代快速交通是一个集合概念,具体是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为主的快速交通方式,在运行速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尺度概念,即运行速度一般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如就常山而言,目前就主要以高速公路和普通的公路为交通运输方式,所以对于常山来说,其目前缺乏并且能够实现的快速交通方式主要是高速铁路。
(二)冷点旅游地区
关于冷点旅游地区的定义比较多,如冷点旅游地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市场占有率不高,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均处于偏下水平的旅游地区 ;冷点旅游地区是个动态的概念,具有季节性,往往是在某个季节旅游客流量会减少。本文是围绕现代快速交通(主要是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为主的快速交通方式)来展开进行说明的,所以文中所说的冷点旅游地的分类标准是交通区位,讨论的类型是地理闭塞型。地理闭塞型一般指两个方面: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完善,但是快速交通不发达,无法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的地区;2、旅游资源不丰富,本地的基本交通也不发达,无法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的地区。而本文讨论的冷点旅游地区是上述的第一个方面,如常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快速交通不发达导致其成为了冷点旅游地区。
(三)旅游开发
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关于旅游开发的定义比较多,如旅游开发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所进行的开拓和建设;旅游开发是指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游客而进行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旅游开发是利用旅游资源,建设各种便利设施,提供各种服务,以期尽量满足人们的各种旅游需要,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 本文的旅游开发和以往的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不同,具有一个“全域”的理念,即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是其范围内的全域开发,不单单是在具有旅游资源范围内的景点开发或旅游设施设备建设。如常山的旅游开发是一个县域范围内的“全域开发”,不是针对其的旅游资源、景点建筑等进行开发,而是要打造一个处处是旅游景点的旅游开发,在开发层次上还包括人文、民俗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