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大多半时间都是围绕职业而进行的,职业的管理对于个人是极为重要的。职业的发展从多方面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的职业境遇
一个人的一生大多半时间都是围绕职业而进行的,职业的管理对于个人是极为重要的。职业的发展从多方面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的职业境遇。只有定位了个人职业发展方向,避免自己因没有方向而四处随波逐流。员工个人职业方向只有得到定位,才能激励自我并热情自信投入这份职业中去,以实现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追求。很多人的目标都不明确,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毫无规划,结果工作毫无建树,还怨天尤人。因此,个人只有合理安排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自身职业目标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握自我职业管理发展的机遇,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梦想。
一、职业发展概述[1]
(一)职业及职业发展涵义
1.职业的含义及特征
职业,从词义上来说是职与业的构成,即“职”包含着职责、权力和任务的意思,而“业”则包含着事业、业务。从社会科学上来说,职业是人们从事的获得收入报酬一种社会劳动岗位,是对人们生活状况、经济情况、社会地位的综合反映。
2.职业发展的含义及特征
职业发展是一种时间及空间动态形式的发展,每一位组织成员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组织发展阶段,其发展特征和发展任务都是不相同的,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员工职业发展有客观性和时空性特性。职业发展是可以规划的,由于受自然成长和发展过程造成个体职业发展也是向上发展的,就像人们不能从头再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的上升前进中。
(二)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2]
1.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金斯伯格在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上将员工职业发展划分为萌芽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发展阶层。萌芽期:十一岁之前,特点是:单纯处在幻想中,不考虑自身的条件;尝试期:十一岁至十七岁之间,特点是:有自己的爱好兴趣;现实期:十七岁以后对职业有进一步了解,最大特点是注重现实和实际。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是针对员工在选择择业时,职业的懵懂意识和职业选择以及对职业追求的不同发展过程。
2.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兰德提出的职业性向理论对世界各门学科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他认为职业性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根据个人的心理素养和职业趋向,霍兰德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实际性型:个人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不擅长与人沟通,一般从事操作性工作;调研性型:善于反思审查自我,有着较渊博的文化理论知识,但不擅于领导他人。基本上从事独立性的工作;艺术性型:用艺术方式表现自己的才能,一般从事有艺术性的工作;社会性型:擅于与人际交际;事业性型:喜欢竞争有领导风格,追求权力和地位;常规性型:踏实可靠,一般追求安稳的生活。
3.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美国施恩教授提出五种类型职业锚理论,说明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是一个的探索过程,个人能够依照自己的先天影响因素和后期培养的能力形成较为清晰的职业发展概念。施恩教授把职业发展划分为五种的“职业锚”,他认为,职业锚是员工在早期的职业发展中,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身工作的发展和形成更全面、清晰的职业发展观的认识。职业锚在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管理与工作阶段中,为员工自身中后期的职业发展阶段奠定基础,对企业的完成战略任务发挥重要的推进作用。施恩教授的五种类型的职业锚,有助于个人认识到自我职业发展成功的尺度,有助于促进员工自我心理成长,使自己与企业目标相互融洽,还有助于提高员工自身发展职业技能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职业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