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车间设计指标73 12.3.2 车间投资概算74 13.3.3 成本概算74 13.3.4 钢板销售收入74 13.3.5 年利润及投资回收期74 第14章 轧制规程能耗优化75 第15章 参考文献
13.3.1 车间设计指标 73
12.3.2 车间投资概算 74
13.3.3 成本概算 74
13.3.4 钢板销售收入 74
13.3.5 年利润及投资回收期 74
第14章 轧制规程能耗优化 75
第15章 参考文献 76
第1章 选题背景
1.1热轧板带生产产品国内发展情况
中国第一套热轧宽带钢轧机成立于1957年,即鞍山钢铁的半连续式轧机,从苏联进口的全套设备,是一套2800 mm / 1700半连续带钢轧制中板生产线,即生产中厚钢板,又生产卷钢,在1958年7月投入生产,精轧机组,1959年投产,开辟了我国宽带钢卷生产历史。轧机主要采用手动操作、手动设置方式、轧机主生产技术指标相当于第一代热带钢轧制设备水平,本厂已于2000年8月停产。
就我国热轧带材轧机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我国热轧带材轧机主要是采用简单的设备和落后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半连续轧制。代表当时先进水平,自动化水平高的四分之三连续式布置;紧凑的可逆式粗轧机,大能力定宽设备,固定宽度完整的制动控制系统的半连续轧机布局火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等三个阶段。
今年中国的热轧带钢生产技术和长辈能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是:一个是规模空前的投资,实现投资的程度从铁水预处理、钢液精炼和连铸,从钢铁冶金、压力加工整理和分配的投资;第二,技术和规模水平,不仅介绍了当代国际最先进单位,还建立了一个自主集成技术,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轧制线;三是概述热轧宽带材建筑材料、汽车、家用电器、机械、化工、管道等用途,包括低合金、高强度、薄规格、深拉板、精密尺寸公差、带材表面质量、高档产品厚度等。
目前,我国宽带钢热轧机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有些代表了国际水平。外国钢铁行业的专业人士说,世界上最先进的热轧机在中国。特别是热带钢轧制技术和生产线的快速发展是由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已经适应了需求。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企业或带材竞争的焦点,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品种和规格,降低成本和消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生产线的综合竞争力。在改善钢铁冶金工艺和设备、工程设计、信息和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我国领域的热轧宽带钢能够达到并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1.2热轧板带生产产品国外发展情况
中国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是将厚度自动控制(AGC)技术应用于精轧机,从根本上改善了供给冷轧机的原料带钢的厚度差。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热轧带钢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同时,连续轧制技术的发展,促使热连轧从最初使用的钢锭带到使用连铸坯,大大提高了轧制的产量,为冷轧机提供了更大的钢卷。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是钢铁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工艺。60年代新热带刚轧机轧制过程控制计算机被采用,不久将发展热轧带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新厂被称为第二代热轧带钢轧机。从1969年到1974年,日本和欧洲的新工厂被称为第三代热带钢铁厂。
在20世纪80年代,板带钢生产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低凸度带材需求量增加,使得板形控制技术成为热轧带钢轧制技术的重要课题之一。在90年代,热轧带钢在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1996年,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成功开发了无头连续轧制板技术,解决了传统轧机生产厚度0.8 ~ 0.8超薄带,以及一系列技术问题。热轧生产线的产品规格为0.8mm,但并不是轧机的最低规格,因为它的故障率高,轧辊消耗高,钢材成本高。在技术开发区故障率等之后,可以进行经济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