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热轧车间和连铸车间紧邻装修,在连铸车间经过冷却、火焰处理后,将合格的连铸坯表面质量和合格的热连铸坯内部质量,由辊道到
3.2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热轧车间和连铸车间紧邻装修,在连铸车间经过冷却、火焰处理后,将合格的连铸坯表面质量和合格的热连铸坯内部质量,由辊道到工厂板坯库。
热连铸坯分别存放在四个板坯跨内,当连铸机和热轧机的生产计划一致时,热坯也可以从来料辊道经中间辊道直接到加热炉后的装料辊进行装炉。计算机将优化板坯的选择,使板坯可以安装在最小的工作范围内。在吊车吊到上层材料表后,对板坯进行称重。在检查完数字后,将会按照装料顺序送至加热炉。
由于产品工艺流程的不同,加热炉的温度也不一样,直接从连铸机的辊道 送到加热炉的叫“直接热装(DHC)”,板坯温度t≥850℃,从板坯库保温坑内送到加热炉的叫“缓冲热装(BHC)”,板坯温度650t℃,当温度在650℃≥t≥350℃时叫“缓冲温装(BWC)”,当板坯温度t≤350℃时叫“冷装”。
为了使磨机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将板坯的不同温度与炉相结合,如果冷热钢坯的温差过大,可以通过计算机计算,并在冷和热坯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到1200 ~ 1250℃。
加热后,板通过高压水除鳞清除氧化物铁,然后到粗轧机组,R1粗轧机四辊可逆式轧机的辊轧机,和可逆的E1接近布置,板坯经过E1R1轧制3道后,经过辊道到达E2R2四辊可逆式轧机再轧制三次,形成一条20 ~ 40 mm的中间带坯.带坯通过中间辊道被发送到切头习剪剪去带坯头、尾,然后经精轧机前除鳞设备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送入精轧机组轧制。
粗轧机产生废带坯,由中间辊的驱动侧推到废平台上,然后由载重小车运走。为了减少中间辊的温度下降和末端与末端的温差,在中心辊上设置了绝缘罩。为了减小切割损失,剪头飞剪具有最优剪切系统。带钢轧制成成品带钢,厚度2.0 ~ 20.0。为了保证轧制精度和控制板类型,在f1 - F7精轧机上提供了一种精度高、精度高的液压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电动活陶器和微张力控制系统。
在完成带钢的输出辊上完成层流冷却系统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所需的卷曲温度,并由液压助卷曲机卷成钢卷。卷曲完成后,使用卸卷小车将钢卷托出卷曲机,通过卧式自动打捆机打捆之后,再经过卧式翻卷机将钢卷翻卷成立卷放在链式运输机中心位置上,使用链式运输机和步进梁运送钢卷,必要的时候需要将钢卷送到检查机组打开钢卷头部进行检查。钢卷经称重打印后根据接下来的工序决定钢卷的流向。去精整线的钢卷先翻成卧卷再由运输机送到本车间热钢卷库分别进行加工,去冷轧厂的钢卷由运输机运到钢卷转运站,再由钢卷运输小车送至冷轧厂。
第4章 坯料的选择和金属平衡
4.1 坯料的选择及坯料处理
4.1.1 坯料选择
大部分热轧板卷用的坯料是碳的质量分数是在百分之零点四以下的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以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热轧用坯料使用的是板坯,板坯有初轧坯和连铸板坯。虽然连铸板坯受批量、材质等限制,但是具有单重大、成材率高、生产周期短、材质均匀、节能、节省人力等优势。初轧坯和连铸板坯比较见表4-1。
表4-1 初轧坯和连铸板坯比较
项目 初轧板坯 连铸板坯 备注
工序 经铸锭脱模后需要由均热炉和初轧机轧制 省略初轧工序减少了1/2以上的厂房,板坯生产时间提高了12~24h
操作 通过改变初轧的程序可以以块为单位来进行组织生产 由于实行变宽,每个批量单位只可取作一流单位 连铸有在线调宽,热轧自由程序轧制
机械化省力化 在铸锭的机械化作业和节约人力方面存在限制 和传统铸锭作业相比,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运作,节约了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