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2)

(二)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1.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经验,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


   (二)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1.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经验,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不只是依靠为数不多的专家和学者,这是整个国家的使命,要求动员整个民族来做这项工作,但是,一来任务繁重,二来涉及面广,三是这些文化古籍精芜混杂,剔除与筛选的工作十分艰巨,现在和将来需要更多的人来做批判继承的事情。综上所述,说明继承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都要承担的伟大的历史任务,而现代中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接班人,所以在中学阶段就要广泛的实行文言文教学,让学生从小接触文言文,掌握文言这个工具,以便更好的继承发扬祖国的文化瑰宝。

   2.发挥人文涵养和改良社会风气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毕竟是少数,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习圣人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到圣人,必然不能忽略孔孟两位老先生,如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是对君子行为规范的约束,即君子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一致,但不人云亦云,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孟子提出的“大丈夫”言论,即高官厚禄不能收买,困难贫苦不能折磨,强势武力不能威胁,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为大丈夫。孔孟的这些理想与抱负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以文言文的形式代代相传,时时给后人以启迪。孔孟所宣扬的理想人格虽不全相同,但却都是中华文化的主流精神。如果说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庄严肃穆、中规中矩、温润如玉的君子;那么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威风凛凛、无所畏惧、气吞山河的大丈夫。但是,无论以上哪一种都含有中华文化的根源和饱满的生命力,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改良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