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2)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数据库,我查阅并研究了和特色农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什么是特色农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数据库,我查阅并研究了和特色农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我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基础和框架,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思路。

1.2  资料搜集法

利用湖南省和怀化市近年来的统计年鉴,还有从怀化市农委、农业局搜集得到的特色农业的相关资料,包括各种项目材料、出台的方案、管理办法、政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接触到了和特色农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发展策略、农业布局等情况。

1.3  实地调研法

在实习期间,我对怀化市洪江市黔阳冰糖橙和靖州杨梅产业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靖州县,我观察并参观了万亩杨梅经果林示范基地、杨梅酒和杨梅果脯等杨梅产品工厂加工生产线,和工厂负责人询问沟通关于该工厂的经营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对一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和感受。在洪江市,我与农业局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沟通,在他的带领下前往冰糖橙基地,观察冰糖橙的生长情况。通过这些实地调研我发现了实际生产中特色农业产业和这些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分析怀化市特色农业发展策略并提出发展建议提供了实际依据,使这个研究更有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怀化市农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是农业的一部分,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其发展。因此,本章从分析怀化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体现发展和完善特色农业产业的必要性,为建立比较理想的农业布局,提供合理依据。

2.1.1  怀化市整体区位情况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紧接重庆市、贵州省、广西省,自古以来就被称作“全楚咽喉”、“黔滇门户”。怀化市作为我国中东部通往西南地区的“桥头堡”,其铁路交通发达,有焦柳、湘黔、渝怀铁路和沪昆高铁从市内穿过,怀邵衡铁路正在修建。包括杭瑞、沪昆、娄怀、吉通、绕城高速在内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有612公里,位于湖南省前列。市内有芷江机场,可以直接飞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等地,而且正准备扩建。有沅江及其支流穿过,水运体系较为便捷。全市包括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5个自治县和1个管委会,有苗、侗、土家族等共50个少数民族在此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将近40%。

根据怀化市统计年鉴,怀化市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面积为2.76万平方千米。2015年户籍人口达525.85万,占全省人口的7.26%,2016年户籍人口为523.07万,与2015年相比减少0.53%。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015年为267.61万人,2016年减少了1.21%,为264.3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2015年为143.50万人,2016年仅有134.22万人,下降显著。

2.1.2  怀化市自然环境

怀化市位于湘中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在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全市地形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其中山地面积2921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达70%,平均海拔234米。怀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6.4℃,年均无霜期287天,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步且雨水充足,境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600毫米。但受地形影响,小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山地气候带明显,温湿变幅大,寒潮频繁,秋旱严重,灾害性天气多。沅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还有沅江支流酉水、辰水、溆水、舞水和渠水,水能储蓄量499万千瓦,有大型水库11座。全市森林覆盖率70.83%,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良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也因此被称为“作物变异的天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