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根据样品数量,算得实验所需要配置的培养基体积。LB液体培养基: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g蛋白胨、5g酵母粉、10g氯化
配置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根据样品数量,算得实验所需要配置的培养基体积。LB液体培养基: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g蛋白胨、5g酵母粉、10g氯化钠,摇动锥形瓶直至溶质溶解,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培养基封口,并贴好标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15min。LB固体培养基: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g蛋白胨、5g酵母粉、10g氯化钠、15g琼脂粉,摇动锥形瓶直至溶质溶解,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培养基封口,并贴好标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15min。灭菌后放入55℃温水浴中冷却,在超净台中倾注平板并晾干。
摇菌:分别取3mLLB液体培养基于两个试管中,用10ul枪头在画好的菌板中取单个生长的菌,倾斜试管,将菌吹到至试管中,盖上盖子,标签,放置摇床,37℃摇至对数生长期,使其OD600nm=0.6-0.8。
调菌:取上述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用无菌水将其稀释为不同OD值的菌液,分别取不同OD值的菌液100ul加入到900ul的无菌水中,将其梯度稀释10倍、100倍,分别取500ul于无菌培养皿,倒入固体培养基,待培养基晾干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倒扣培养,37℃培养12h,平行两组实验,培养完成后进行菌落计数,使菌液的作用浓度在1×104-9×104CFU/ml。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芬母多肽,取1mL样品溶液于1号1.5mL EP管中,加入100uL配置好的菌悬液,静置10min;取1号管样品100uL于2号EP管,加900uL中和液,再将2号样品用无菌水梯度稀释10倍、100倍。
将上述稀释10倍和100倍的样品,分别取100uL于放置了5-6颗灭菌玻璃珠的LB固体培养基中,均匀摇晃培养皿,使培养皿内的玻璃珠将液体均匀的铺在培养基上,直到培养基上无水痕,每组各设置一个平行实验,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倒扣培养,37℃培养12h,培养完成后菌落计数,计算杀菌率。杀菌率=(对照样品平均菌落数-被试样品平均菌落数)/对照样品平均菌落数×100%
1.2.2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配制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和双倍肉汤培养基:根据样品数量,算得实验所需要配置的培养基体积。LB液体培养基: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g蛋白胨、5g酵母粉、10g氯化钠,摇动锥形瓶直至溶质溶解,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培养基封口,并贴好标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15min。LB固体培养基: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g蛋白胨、5g酵母粉、5g琼脂粉、10g氯化钠,摇动锥形瓶直至溶质溶解,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培养基封口,并贴好标签、放置到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15min。灭菌后放入55℃温水浴中冷却,在超净台中倾注平板并晾干。双倍肉汤培养基:根据样品数量,计算需配置的培养基体积。双倍肉汤培养基: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20g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20g氯化钠,摇动容器直至溶质溶解,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培养基封口,标签、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15min。
摇菌:分别取3mLLB液体培养基于两个试管中,用10ul枪头在画好的菌板中取单个生长的菌,倾斜试管,将菌吹到至试管中,盖上盖子,标签,放置摇床,37℃摇至对数生长期。
调菌:取上述对数生长期的细菌,用无菌水将其稀释为不同OD值的菌液,分别取不同OD值的菌液100ul加入到900ul的无菌水中,将其梯度稀释10倍、100倍,分别取500ul于无菌培养皿,倒入固体培养基,待培养基晾干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倒扣培养,37℃培养12h,平型两组实验,培养完成后进行菌落计数,使菌液的作用浓度在5×105-5×106CFU/ml。
配置高浓度芬母多肽溶液(2mg/ml)并用超纯水倍比稀释至不同浓度。取样液100uL于无菌96孔板,然后加入100uL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培养基,然后每孔加入10uL菌液,每个样品每个浓度作三组平行实验。以同样方法接入于不含抗菌剂的营养肉汤中作阳性对照,100ul无菌水接入营养肉汤中作阴性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