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和数学模型是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算理的理解
摘 要:算理作为运算的理论基础,涵盖了运算的原理及依据,即为什么这样算。有效的算理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自信心。但是算理本身抽象难懂、不易操作化,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轻算理、重算法”的现象,导致学生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算理教学应围绕教材,关注学生的理解层次水平,通过自主探索、思维训练、直观模型等策略实现。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体系的改善也有助于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算理;算理结构图;算理直观;思维训练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and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Theory Teaching
Abstract:The calculation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operation, which covers the principle and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on. Effective teaching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and enhanc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But algorithm itself is abstract and difficult, not easy to operate, class appeared in the "light count and retry method", leading to student could do but do not know why to do it.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eaching materials, pay attention to the level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level, through the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thinking training, intuitive model and other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eaching system is also helpfu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Key Words: calculation ; structure of calculation ; intuition of calculation theory;thinking training
目 录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言 1
一、小学数学算理教学概述 1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二)相关理论基础 3
二、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意义 4
(一)算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4
(二)算理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三、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6
(一)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现状调查 6
(二)影响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因素 9
四、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策略 9
(一)重视算理教学 9
(二)抽象算理到直观算理 10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1
(四)针对算理的评估与考察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引言
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它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更多地关注计算能力的培养,“重算法、轻算理”现象屡屡在课堂中出现,但学生先学后忘的问题并未减轻。不少教师对算理掌握不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节,盲目进行运算练习还加重了学生的作业量。为了寻找小学数学算理知识内部存在的关系,探究阻碍算理教学的因素以及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算理教学策略,笔者对小学数学算理教学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 小学数学算理教学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算理的定义
巩子坤的《程序性知识的教与学研究》认为,“算理是概括、总结运算法则的依据和基础” 但算理不仅仅包括运算法则:算理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以四则运算的教学为体现;算理在中学阶段则更多地在公式及定理上体现。因此算理的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
张桂芳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指出,“问题解决方法的‘算理’,即问题情境对这个产生式系的内在规定性,这是隐藏在背后的部分” 这就表明算理的教学依赖问题情境产生,也启发笔者们算理教学要结合正确合理的情境来进行。小学阶段大部分公式依旧依靠具体情境得到,比如通过铺地砖的活动学生探索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宽有关,但并不是所有的算理都可以在问题情境中体现,像高中复杂的公式定理就很难结合具体情境来进行讲解。寻找合理的问题情境对理解算理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