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分层抽样调查资料的研究统计,首先,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及相关变量作分析与讨论,其次,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与讨论。
摘 要: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淮阴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得有效问卷297份。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选择影响较大;样本中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于常模,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文科生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理科生与艺体生,性别 、专业、户籍均和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应的联系;大学生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
Abstract: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learning behaviors and self-efficacy of
freshmen to seniors i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Through stratified sampling,297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der and whether it is the only child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Samples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is lower than the norm,the boys' self-efficacy is higher than girls,the school of arts living self-efficacy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school of science living with humour,gender professional,census register and inpidual self-efficacy there is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and self-efficacy.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behaviors,self-efficacy
目 录
1 引言 3
2 文献综述 3
2.1 相关概念 3
2.2 研究综述 4
2.3 已有研究的限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5
3 研究方法 5
3.1 研究工具 5
3.2 资料收集方法 5
3.3 资料分析方法 5
3.4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6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6
4.1 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与讨论 6
4.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讨论 8
4.3 大学生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附录 17
1 引言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够让人终身受益,“大学学习是一种追求知识、为未来高质量生活准备的活动”。[1]自我效能感同样在人生发展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以及选择过程等等来调节人的活动。”[2]以往的调查研究表明消极的自我效能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学习兴趣。许多大学生因为缺少成功的经验使得其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出现学习倦怠,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挫败感,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在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理论中,行为能力以及知识的习得过程是其研究重点,也有一部分研究将着力点放在行为发生的动机过程上,但这一系列的发现却忽略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行为以及行为与动机之间的中介过程,[3]在此基础上,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那么自我效能感作为行为与动机之间的中介,其与行为又会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现状,分析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方面得到积极的发展。
本研究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资料,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不同大学生群体在学习行为和自我效能感表现上的差异以及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引起大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的重视,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与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