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某区FSW人群AIDS感染现状及知识行为特征分析(2)

研究发现,AIDS最早起源于非洲,后由非裔移民者带入美利坚共和国。自1981年美利坚共和国首次报道AIDS患者以来,HIV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几乎全球各


研究发现,AIDS最早起源于非洲,后由非裔移民者带入美利坚共和国。自1981年美利坚共和国首次报道AIDS患者以来,HIV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几乎全球各地区都受到AIDS的威胁,AIDS的大范围流行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全世界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2017公布全球AIDS患者总数约为3670万(其中1780万人是15岁以上的女性),新增艾滋病患者约180万人,约1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2]。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AIDS,至今全国 每个地区都有AIDS疫情报告出现。据官方统计,时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AIDS患者共有78万(62万~94万)名,大约有15.4万(14.6万~16.2万)名是确认AIDS患者[3]。其中经异性性传播者占46.5%,大多散布于AIDS流行较严峻的省份。在2011年预估的4.8万例AIDS新发者中,经由性途径传播感染占81.6%,其中52.2%是异性性传播,29.4%是同性性传播[4]。这种趋势下,性传播将会持续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暗娼人群是指提供性服务以换取金钱、物品或庇护的成年或未成年女性,也称为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或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Female Commercial Sex Workers,FCSW)。由于FSW的职业特点,致使此人群的性传播感染风险高、性伴侣较多、不重视求医状况明显存在,且比一般人感染的风险更高。在达喀尔、越南等国,FSW人群的HIV感染率是普通孕期妇女感染率的10至100倍[5]。暗娼人群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受害人群,也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6],HIV从男男同性恋、静脉注射吸毒开始流行,通过FSW人群卖淫以及嫖客嫖娼的中间环节向家庭一般人群传播。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目前从事卖淫的人员数量可能达到300至400万[7]。社会存在的广泛性交易,致使庞大的人口可能因商业性性行为而传播感染HIV,这种传播将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损害。

FSW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态度行为,对遏制AIDS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FSW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部分AIDS的知识了解片面[8],阻碍了AIDS防治工作的进展。同时消极的行为态度,将会进一步加大防治的困难,让工作难以开展进行。

本研究拟以杭州市某区女性性工作者为目标研究人群,利用哨点监测平台,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按照国家CDC统一问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杭州市某区FSW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AIDS相关知识知晓现状、相关高危行为特征、AIDS感染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描述分析。

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为辖区内年龄在14岁及以上,通过提供性服务获取报酬的女性(FSW)。对该人群的监测选择在社区内各类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场所进行,场所包括中高层次的桑拿、夜总会等,低层次街头、发廊等。

1.2监测点的设置

根据本区内的FSW人群高危性行为状况,将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场所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FSW人群人数低层次场所不得低于监测样本量的10%,中层次不低于40%,其余为高层次。先期制订FSW人群规模估计方案,之后在发生高危行为场所进行三步走抽样(绘制场所分布图、抽取调查场所、抽取监测人群)。最终确定各场所及人员,根据艾滋病知晓率计算拟定样本人数为400个。对所有符合要求的监测对象开展艾滋病相关监测。

1.3监测内容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健康调查问卷一一暗娟调查问卷》进行监测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户籍、民族、文化程度等;行为学信息,包括性行为、吸毒行为等高危行为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包括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接受检测和行为干预服务的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