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患病经历研究兼论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2)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会损伤人体器官,比如眼、心脏、肾、血管、神经,导致内环境基本功能紊乱,还伴随着足病、肾衰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会损伤人体器官,比如眼、心脏、肾、血管、神经,导致内环境基本功能紊乱,还伴随着足病、肾衰竭,肢体截肢等严重并发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2013年全球20-79岁人群糖尿病患者约3.82亿人,其中中国患者约为9840万人,占1/4之多(余成普,2016)。数量庞大的糖尿病人一方面给众多家庭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一方面也对国家医疗系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糖尿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一旦确诊后就需要终身医治。作为一种慢性病,糖尿病的病情控制除药物治疗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自我管理”:控制饮食、平时锻炼、血糖监测、医院复查、及时注射胰岛素、调整自己的情绪等。一位善于“自我管理”的糖尿病人往往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病情,而不善于“自我管理”的病人往往陷入健康危机。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患者、家庭和社区提供专业服务的职业活动。临床医师关注患者的生理疾患,而医务社工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临床医师为患者提供生物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而医务社工为患者提供职业化的社会服务解决心理、社会问题。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医疗机构,医务社工都会遭遇糖尿病患者,为这一慢性病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医务社工如果协助糖尿病人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就能够帮助病人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自信乐观地应对疾病。因此研究糖尿病人的患病经历、自我管理、社会支持、生活体验,明确糖尿病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及不同需求,有利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定合理、专业的介入对策,帮助糖尿病人更好的应对疾病带来的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等层面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对慢性病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

2、对糖尿病的人类学研究

3、对糖尿病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糖尿病人患病经历有关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有:①能了解糖尿病问题的背景,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研究对象的目标的确定,有助于后续访谈。③能搜集比较全面的文献

(2)访谈法

访谈法直接与糖尿病患者面对面交流,可以减少与访谈对象的距离感,记录最真实、具体、深入的资料。笔者2017年12月到2018年5月在上海市P区F大药房实习,利用实习机会对来店购买糖尿病药物的顾客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之余,还观察了家属与糖尿病患者的互动过程,为本文资料的丰富提供了保证。访谈是半结构式的,主要设置了如下访谈问题:

1、什么时候确诊糖尿病?

2、糖尿病人获取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医生教的吗?

3、当时是独自一人还是有家人陪同?

4、自己身患糖尿病,如何看待这种疾病?

5、自己心情如何?是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6、平时是否会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7、平时是否会和亲朋好友接触,进行社交娱乐活动?

8、是否听说过医务社会工作?

9、在了解医务社会工作者之后,是否会去寻求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10、自己的家人是如何支持的?

2、研究内容

本文以“自我管理”为线索来研究糖尿病人的患病经历,第二节分析了糖尿病人获取医学知识的途径:访谈结果表明患者的医疗知识并非完全来自于医生,还来自互联网和社区。病人经常上网查询了解糖尿病知识,社区街道会开办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