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证研究(2)

幼儿主要使用的打击乐器有:铃鼓、大鼓、小鼓、木鱼、双响筒、沙球、木琴等。打击乐器演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练习演奏已经编配好的乐曲,另一


幼儿主要使用的打击乐器有:铃鼓、大鼓、小鼓、木鱼、双响筒、沙球、木琴等。打击乐器演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练习演奏已经编配好的乐曲,另一种是为歌唱、旋律活动伴奏。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了解乐器、学习演奏、认读乐谱、节奏训练、排练演出、创造性活动、打击乐游戏等,这些活动内容可以单独成为独立的打击乐活动,也可以是整个打击乐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Carl·Orff)是德国当代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他强调儿童音乐应该从“元素性”音乐教育入手,用简单的拍手、打击乐器和即兴创作等方式面向每一个幼儿,唤起幼儿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 [3]

此外,奥尔夫认为,音乐的构成最重要的不是旋律而是节奏。节奏可以单独存在,而旋律需要节奏做支撑,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因此,他强调节奏与动作和语言相结合对儿童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这是奥尔夫教学实践的一大特色。

(三)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所谓创造力就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有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并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4]

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近10年来,我国学者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的研究不断加强。学校作为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基本教育途径,学校中的教师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点,教师对培养幼儿创造力所需的素养,以及学校的管理和班集体的建设,都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所需的基本的因素,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产生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5]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征

(一)学习氛围宽松愉快

奥尔夫认为,音乐人的一种本能需要,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演奏技巧,但是需要宽松、愉悦、自由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活动中愉快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幼儿个性健康成长,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老师不会要求怎样做或者让孩子跟着做,而是通过引导、暗示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自己找感觉。 [6]

(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唱歌

奥尔夫音乐多以五声调式为主并采用听唱法教学,对于刚刚学习音乐的幼儿,即使不会读谱也可以通过感知入手摆脱乐理知识而学习音乐。

2.声势

声势是以人体为乐器,通过拍手、拍肩、跺脚、捻指等发出不同的声音所具有的姿势,通过这些简单的、容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节奏练习。

3.打击乐器

这里的打击乐器包括两种,即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木琴、定音鼓等)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沙球等)。以五声音阶为主,一般是为主旋律伴奏,乐器简单容易操作。

4.舞蹈

这里的舞蹈主要包括律动、表演等,对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的人也可以学会。主要是按音乐的节奏即兴的跳,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设计,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5.美术

奥尔夫教学法经常使用美术图形、符号表示一首歌曲,即根据音乐的旋律、速度、力度等,设计不同的符号,把乐曲结构像是出来,形成一个可以看懂的图形乐谱。根据这个图形乐谱进行打击乐或说白就能简单容易的为乐曲伴奏。

6.游戏

在幼儿园中,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游戏是和音乐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音乐性的。例如:应答游戏、填句游戏、模仿游戏和联合游戏等,它们是一种“声音的游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