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满足幼儿的自我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二)手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满足幼儿的自我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学前儿童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引导儿童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的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2]幼儿园手工活动中,幼儿在教师创设地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感情色彩的审美环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3]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以此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满足自己说的欲望,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手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通过手工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观点,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满足自己的审美体验,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等。幼儿在手工活动过程中,通过制作的手工物体的形态、色彩、空间搭配、构图等方面,使幼儿从表现和创造及欣赏中获得一定的审美教育,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4]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手工活动中幼儿通过运用自己的双手,将一些自己脑子里想象的具有一定抽象思维的形态物体运用一定的材料塑造出具体形象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操作能力
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时,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和大脑逐渐发展成熟,手工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手、眼、脑的配合,从而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5.发展幼儿的个性
心理学范畴的个性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5]幼儿在手工活动过程中,放松自己的情绪、快乐体验、自由创作、自由表现;活动中老师或其他幼儿的赞许,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豪感等,使幼儿的个性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手工活动在发展幼儿个性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大班幼儿手工活动发展的特征
1.在泥塑活动中,幼儿已初步掌握灵活运用团圆、搓长、压扁、捏、拉长等简单的雕塑技能,并能对所制作物体的细节塑造,而且还能变化人物或动物的上下肢等,从而塑造出姿态各异的形象,此阶段的幼儿有时会与其他幼儿一起合作,把他们所制作的物体或结合其他物体组织成有趣的故事场面或生活情境。[6]
2.在纸工活动中,幼儿能灵活运用折叠、剪、卷等技能制作出物体的形象,并且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剪刀或刻刀剪出剪出图形边线比较光滑、整齐的图案和刻出需要镂空的部分,如简单的窗花等;此外幼儿不但可以运用单张纸进行制作,还可以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纸折叠成立体的、简单的组合物体造型。[7]
3.在废物利用的制作活动中,幼儿能通过折、剪、粘贴、链接、弯曲和组装等技能对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出简单的物体形象,并且有时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或生活画面,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注意到物体的细节,如颜色、空间、大小等的搭配,使物体的塑造尽可能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