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3)

共享单车的租金收入由其注册用户,使用频次,以及每次使用单价所决定。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2017年12月份ofo、摩拜以及哈罗单车这三大巨头的日均使


共享单车的租金收入由其注册用户,使用频次,以及每次使用单价所决定。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2017年12月份ofo、摩拜以及哈罗单车这三大巨头的日均使用量分别为1.63、1.46以及1.09次。而共享单车的价格,ofo和摩拜以及哈罗单车都是每半小时一块钱。至于OFO、摩拜以及哈罗单车这三大共享单车在十二月份的MAU(某月内有使用应用的独立设备数),分别为2693万,2378.2万以及720.7万。

表2-1摩拜与ofo的盈利估计对比表

(数据来源:花茶的摩拜、ofo分析)

变动成本 初代ofo ofo3.0 Mobike Mobike Lite

估计造价 200+ 800+ 2000+ 1000

折旧时间 1年 4年

年折旧 100/年 400/年 500/年 250/年

固定成本 3000万/年 2000万/年

假设单车数量 5万辆

收费标准 校园外1元/小时,校园内0.5元/小时 校园外1元/小时,合作校园0.5元/小时

有效时间 6.5小时/日,300天/年 6.5小时/日,300天/年

年收入 1462.5元/辆 1462.5元/辆

总利润 3312.5万 312.5万 2812.5万 4012.5万

年利润=有效使用时间/年*被使用单车数量/年*单价-造价/有效使用年限-固定运维成本

从理论上来说,共享单车是可以盈利的,然而,由于单车公司对用户的监督监督效果并不明显,以及潮汐现象所导致的运维成本上升,使得共享单车的盈利并未达到预期。目前,为了补救盈利方面的漏洞,ofo与摩拜都已取消了月卡。随着使用用户的逐渐稳定,在走过烧钱竞争这一阶段之后,租金收入将会成为共享单车推进的一大支撑点。

在共享单车的其他盈利途径上:App内生广告费用与流量入口费用其实都是由共享单车App的用户访问量决定的。在17年十二月份,OFO、摩拜以及哈罗单车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分别为31.6万,15.9万以及6.6万人次,可以看出,共享单车的用户访问量依然十分强劲,从而,App内生广告收费与流量入口收费都得到了较好地保证。

2.3共享单车融资规模分析

进入2018年之后,1月24日,有媒体爆出摩拜完成10亿美元融资。2018年的四月初,美团宣布收购摩拜。另一大巨头ofo分别于2月5日和2月12日将数量不等的共享单车抵押给阿里巴巴,分别换得了5亿人民币和12.66亿人民币。2018年3月,阿里领投ofo E2-1轮融资,规模达到8.66亿美元。至于另一巨头哈罗单车,在北京时间12月4日,哈罗单车向大众告知了其D1轮的3.5亿美元融资,之后,又在12月27日完成了D2轮十亿人民币的融资。在经历了一个严寒的冬季之后,通过几次资本的流动,能够看出资本并未放弃共享单车。